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春走基層 | 幸福路通到百姓家門口

發布時間:2024-02-05 16:37: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現在的路可真是好走了,路寬還通暢!”臨(lin) 近春節,完成了一年工作的李先生開著車行駛在回鄉(xiang) 路上不禁感歎道。

  李先生家住吉林省德惠市邊崗鄉(xiang) 太興(xing) 村,2019年大學畢業(ye) 後在德惠市內(nei) 一家企業(ye) 工作。從(cong) 那時起,市內(nei) 到太興(xing) 村35公裏的回家路讓李先生犯了難:道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開車走一趟下來2個(ge) 多小時才能到家,還顛得渾身酸疼。

  “上班的第二年,我就把父母接到德惠市內(nei) 住,我們(men) 都不用再走那條難走的路了,老人買(mai) 個(ge) 東(dong) 西也方便。”李先生說,今年不一樣了,走在新修建好的農(nong) 村公路上,個(ge) 把小時就到家了,父母早在公路通車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先回村了。今年回村裏過年,又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了。

  李先生的回家路不過是德惠市修建農(nong) 村公路中的一條。2023年,德惠市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1031公裏,串起了全市18個(ge) 鄉(xiang) 鎮街。

  因為(wei) 道路狀況變好而歡喜不已的還有長春市雙陽區平湖街道黑魚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馬鐵義(yi) ,“我們(men) 村因為(wei) 農(nong) 村公路的修建獲得了直接收益!”

  馬鐵義(yi) 細細算了一筆賬:“路麵提升後,村裏全年遊客接待量預計從(cong) 2萬(wan) 人次提高到3萬(wan) 人次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有望突破2萬(wan) 元,村集體(ti) 年收入可能在百萬(wan) 元上下。”

  馬鐵義(yi) 所說的路就是村裏運輸農(nong) 產(chan) 品的必經之路。這條路因為(wei) 年久失修造成路麵逐漸老化,車走在上麵顛簸不說,村裏種植的葡萄在運輸過程中平均每斤折損5%,遊客想要進村采摘,還要經過泥水揚沙,難覓回頭客。“現在好了,暢通無阻的公路再也擋不住我們(men) 的致富腳步了!”馬鐵義(yi) 說。

  一路通,百業(ye) 興(xing) 。一條條通達的農(nong) 村公路,一頭牽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頭牽著民心所盼。眼下,在長春市,這樣平整寬闊的農(nong) 村公路隨處可見。

  九台區實施鄉(xiang) 村暢通工程522公裏,硬化路通建製村率達100%,通自然屯率達100%;

  公主嶺市累計完成171公裏農(nong) 村公路提升改造,58公裏通村路建設,所有自然屯通屯聯網;

  ……

  一條條公路通向了田間地頭,也通向了百姓心頭。

  如今,長春市實現了農(nong) 村公路成網成環,建成了網絡暢、品質高、服務優(you) 、路域美的農(nong) 村公路網絡。“2023年4月開始,長春市各地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路段陸續動工,截至目前,累計完成3881公裏農(nong) 村公路新建改造,安防工程690公裏,總投資超39億(yi) 元。”長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