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鄉村,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話說新農村)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要拒絕“千村一麵”,尊重曆史、尊重文化、尊重規律、尊重自然,因地製宜找準特色,留住鄉(xiang) 風鄉(xiang) 韻鄉(xiang) 愁。把鄉(xiang) 村建設好,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有更多獲得感
前不久去浙江采訪“千萬(wan) 工程”,一個(ge) 個(ge) 景美、民富、人和的現代化鄉(xiang) 村,讓筆者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充滿信心。一路下來,印象最深刻的,要數紹興(xing) 市鑒湖街道坡塘村。
這是一個(ge) 普通的山村,沒有奇山異水,一度還是個(ge) “後進村”,如今卻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行村”。村黨(dang) 委書(shu) 記羅國海道出發生巨變的秘訣:“我們(men) 在鄉(xiang) 村建設中突出差異化、個(ge) 性化定位,留住鄉(xiang) 風鄉(xiang) 韻鄉(xiang) 愁,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蹚出鄉(xiang) 村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村民富的新路。”
漫步村裏,筆者對羅國海的話有了更深的體(ti) 悟。一處村居外牆玻璃櫥窗內(nei) ,陳列著一杆舊秤,取名“百姓心裏有杆秤”,成了遊客打卡點,一個(ge) 個(ge) 這樣的“微改造”“精提升”讓村子韻味十足。舊手扶拖拉機、破蓑衣草帽、廢柴垛擺放路旁,掃下二維碼可看勞作場景,體(ti) 味田園生活。曾經的老印染廠、老茶廠改建成博物館、藝術館,留住了村子的文化根脈,吸引八方來客尋找鄉(xiang) 愁。
鄉(xiang) 村如何成為(wei) 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幸福家園?村莊如何吸引人氣、煥發活力?坡塘村的發展實踐,給各地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以啟示。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要打造風味獨具的鄉(xiang) 韻,拒絕“千村一麵”。一座小橋、一塘春水、一種傳(chuan) 統手藝或特色小吃,往往就是一個(ge) 村莊獨特的符號,要保護好這些特色元素。鄉(xiang) 村建設中,既不能照搬城市套路或者“以洋代土”,把村莊建得不倫(lun) 不類;也不能統一模式搞“千村一麵”,而是要統籌考慮自然景觀、資源稟賦、曆史文化等因素,與(yu) 自然環境融合,體(ti) 現風土人情特色,精心打造一村一韻。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要留住鄉(xiang) 愁,不搞“大拆大建”。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離不開拆舊建新,但不能大拆大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既是鄉(xiang) 村鮮明的標識,也是鄉(xiang) 村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鄉(xiang) 村建設要體(ti) 現“現代骨、傳(chuan) 統魂、自然衣”,依山就勢、因地製宜,盡量保留山水原生態,保護好傳(chuan) 統村落街巷,守護好老屋古樹,留住鄉(xiang) 愁鄉(xiang) 情的寄托。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要涵養(yang) 淳樸向上的鄉(xiang) 風,不能“有形無神”。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重視地方戲曲、古法手藝、傳(chuan) 統習(xi) 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挖掘,發揚好千百年來傳(chuan) 承下來的傳(chuan) 統美德、鄰裏關(guan) 係、鄉(xiang) 風民俗。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禮堂等平台,開展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豐(feng) 富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通過文明家庭評選、道德積分評比等活動,積極培育遵紀守法、講信修睦、守望相助的文明鄉(xiang) 風淳樸民風,提振廣大農(nong) 民的精氣神。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應有之義(yi) ,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ju) 措。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尊重曆史、尊重文化、尊重規律、尊重自然,因地製宜找準特色,留住鄉(xiang) 風鄉(xiang) 韻鄉(xiang) 愁,把鄉(xiang) 村建設好,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有更多獲得感。顧仲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1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