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服務發展迅速 為生命最後時期增添溫度
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白傑戈)安寧療護,又叫臨(lin) 終關(guan) 懷或者緩和醫療,以臨(lin) 終患者和家屬為(wei) 中心,多學科協作,主要內(nei) 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狀控製,舒適照護,心理、精神及社會(hui) 支持等。目前,國內(nei) 醫療機構的安寧療護服務發展迅速,北京市的安寧療護服務床位從(cong) 2020年底的64張增加到2022年底的650張,2025年將達到1800張。
醫護人員:我們(men) 沒有辦法把你送到那個(ge) 小酒館,但我們(men) 可以把小酒館搬來……
2022年的一天,北京海澱醫院的安寧病房架起投影儀(yi) ,倒上啤酒,為(wei) 高位截癱的患者王女士實現到成都的小酒館聽歌、小酌的心願。
醫護人員:你最喜歡的音樂(le) ,花放到你旁邊好麽(me) ?知道你喜歡美,喜歡生活……
這名患者在半個(ge) 月後離世。
北京海澱醫院院長張福春介紹:“‘以患者希望的方式去照顧他’‘讓病房裏有生活’,圍繞著這樣的理念,海澱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讓患者感受到的不再是生死黑白,而更多還原了生命的活色生香。在安寧療護病房裏,有專(zhuan) 人為(wei) 患者洗頭發,患者還能夠享受到看電影、聽音樂(le) 和芳香療護等多種服務。”
海澱醫院是北京首批安寧療護示範基地之一,也是全市目前完成轉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的第一批6家醫療機構之一。這6家機構既有三級醫院,也有一、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有腫瘤多發轉移的患者生命隻剩一個(ge) 月,緩解痛苦是患者和家屬唯一的願望,也有患者最大的心願是在家中與(yu) 愛人共度春節,安寧療護團隊的陪伴、照料和引導除了針對患者,也給予家人。
院長耿嘉瑋介紹:“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醫務社工、誌願者等各方麵的陪伴和支持,感覺時刻孕育在愛中,同時適時開展哀傷(shang) 輔導和生命教育,引導患者和他的愛人相互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北京市第六醫院采用“居家-醫院”一體(ti) 化的安寧服務模式,患者離院回家,安寧療護服務並不會(hui) 中斷,再有住院需求可以第一時間接收。醫院還將“敘事醫學”理念融入安寧療護工作。
院長盧豔麗(li) 表示:“了解患者的故事,走進患者的內(nei) 心,真正看到患者心底的情感獨白,從(cong) 而讓我們(men) 對患者的痛苦、壓力和糾結感同身受。中心醫護為(wei) 101歲老人過生日,想辦法喂放置胃管的患者吃油餅,為(wei) 聽力障礙的患者書(shu) 寫(xie) 治療性文件,視頻聯絡患者遠在國外的親(qin) 人,陪伴老紅軍(jun) 觀看國慶慶典,重陽節組織老人們(men) 聯歡,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寧療護家庭會(hui) 議等。”
北京市整合全市醫療資源,有計劃、分步驟地擴增安寧療護機構數量和床位數量。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委委員、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說:“安寧療護中心作為(wei) 一類專(zhuan) 門為(wei) 臨(lin) 終患者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療機構,應該說是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ti) 係的短板。為(wei) 了補齊短板,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在2022年和2023年,市政府連續兩(liang) 年將推進醫療機構轉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納入到北京市的民生實事項目。”
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中心新建的病房,將於(yu) 本月投入使用
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有95家醫療機構注冊(ce) 了臨(lin) 終關(guan) 懷科(安寧療護科),28家醫療機構設置了安寧療護床位,開放安寧療護服務床位650張。與(yu) 2020年底12家醫療機構設置的64張安寧療護床位相比有大幅提升。
除了為(wei) 患者緩解病痛,安寧療護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幫助患者和家屬麵對死亡。豐(feng) 台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轄區居民有近三分之一是60歲以上的老人,家庭醫生在上門服務中發現,有人不願在臨(lin) 終時選擇有創搶救,有的害怕被送入陌生冰冷的搶救室,見不到親(qin) 人最後一麵,有的家屬不知道如何應對親(qin) 人即將離世等。而作為(wei) 北京市首家轉型安寧療護中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有北京其他區甚至外地的患者慕名求診。
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中心主任王明輝還記得北京西城區一位退休教師臨(lin) 終前的變化:“她當時的心情就特別不好,她說‘我就像爛蘋果,幹嘛非得讓我爛到底’,就特別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後來在我們(men) 醫護、社工加上誌願者的幫助下,她最後完全變了,跟著我們(men) 一塊做相冊(ce) ,可高興(xing) 了。包括跟她兒(er) 子的照片,她家裏的照片,她最喜歡的頒獎的照片,全都給她做了一本‘時光相冊(ce) ’。”王明輝說。
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社工向記者介紹心理沙盤
北京平穀區的患者張先生2020年3月確診惡性腫瘤,女兒(er) 最近為(wei) 他選擇了安寧療護。
張女士說:“手術、放療、化療這些治療經曆了很長時間。但是在用藥的過程中,其實他出現了好多不良反應,副作用特別大。從(cong) 安寧療護這條線往前走的時候,其實化療藥中斷了,但是他的身體(ti) 狀況目前來看我覺得還是挺好的,因為(wei) 我爸隻要一化療就開始惡心、吐、吃不下飯,但是現在反而會(hui) 跟我張羅說‘你今天給我做點好吃的’。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對我爸來說,還是對我來說,對於(yu) 家人來說,安寧療護都是比較好的一個(ge) 方式。”
北京協和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安寧緩和醫療組組長寧曉紅告訴中國之聲,曾經有患者和家屬認為(wei) ,選擇安寧療護意味著放棄治療或者宣告生命走向終結。現在觀念正逐步更新,相關(guan) 的教育和實踐也在進步。
寧曉紅介紹:“在我的視角看,其實大家的接受度是越來越高了。在教育上我們(men) 也確實有很大的空間,我們(men) 的醫學生教育還沒有這個(ge) 學科。全國應該有幾百所醫學院校,應該隻有十幾所開設了相關(guan) 的選修課,必修課很少。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從(cong) 2014年開始開這門課,目前一部分研究生是有必修。作為(wei) 一個(ge) 臨(lin) 床醫生,我覺得我們(men) 發展得非常快。從(cong) 我們(men) 意識到這個(ge) 問題到現在,我們(men) 在朝著提高和改善末期和重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其實就是醫療服務的品質這個(ge) 方向,在大踏步地前進。”
目前,北京市已經出台了加快推進安寧療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並提出了具體(ti) 的工作目標。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委委員、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介紹:“到2025年,北京市的每個(ge) 區至少設立一所安寧療護服務中心,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於(yu) 1800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普遍提供社區和居家的安寧療護服務,老年人安寧療護服務需求要得到基本的滿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