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用三十年,書寫曆史

發布時間: 2024-08-29 19:01:00 來源: 新利平台

  今年是對口援藏工作實施30周年。翻開高原的故事篇章,從(cong) 字裏行間裏,看到的是無數偉(wei) 大成就。

  以時間為(wei) 證,以山河為(wei) 紙,以情懷為(wei) 墨,一代代援藏幹部們(men) 合力續寫(xie) 出雪域高原的史詩巨著。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通過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30年來,逐步形成完善了以幹部援藏為(wei) 龍頭,經濟、人才、科技援藏有機結合的全方位援藏格局。第四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hui) 議在拉薩成功召開,指示以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新時代對口援藏工作,助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因曆史的呼喚,和時代的呼喚,總有一群人逆向而行,往高山的方向行去,留下一個(ge) 個(ge) 相似的背影。對口援藏30年以來,先後10批、近1.2萬(wan) 名幹部人才進藏工作。多年來,他們(men) 始終埋頭苦幹、奮勇爭(zheng) 先,身上沾滿泥土氣息和酥油味道,以真情付出和實際行動來主動融入當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實施了各類援藏項目9500餘(yu) 個(ge) ,從(cong) “輸血”到“造血”,從(cong) “硬實力”到“軟實力”,援藏人的辛勤奉獻極大促進了西藏的建設與(yu) 發展。

  在高原工作,精神是高於(yu) 高原的。以奔赴西藏、建設西藏、發展西藏的生動實踐為(wei) 基礎,強大的精神支撐由此形成並得以升華。援藏精神這一崇高精神,在30年的接續曆練中得以發揚。傳(chuan) 承和延續“兩(liang) 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援藏精神燃起雪域的精神火炬,指引著廣大援藏幹部和西藏各族兒(er) 女一道前行。

  行走在高原,援藏的印記隨處可見。從(cong) 廣東(dong) 到林芝,援藏力量擦亮了魯朗國際度假區的“金招牌”,讓邊陲墨脫的“小茶葉”搖身變為(wei) 地區發展的“大產(chan) 業(ye) ”。從(cong) 湖南到山南,援藏力量嗬護了雅魯藏布江畔的葡萄生長,從(cong) 葡萄種植到葡萄釀酒串聯起旅遊觀光的全鏈條。從(cong) 浙江到那曲,援藏力量守護了一場關(guan) 於(yu) 教育和理想的接力,讓跨越30年的援助來信見證了羌塘草原的教育發展。

  山海遙相隔,真情不敢忘。即使遠在阿裏,文化援藏構築起了共有的精神家園。如今的古格遺址,上演著《夢回古格》的文化援藏表演,訴說著古格王朝七百年的榮光,傳(chuan) 承著曆史的光輝與(yu) 厚重。如今的阿裏博物館,小學生措姆穿著戲服表演藏戲“溫巴頓”,訴說起自己“長大後要研究民族文化”的理想。援藏事業(ye) 碩果累累,援藏故事動人心弦。新時代的對口援藏工作,立足交往交流交融,已然奏響民族團結的強音。

  如今,在雪域高原這片堅韌、神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更多的感人故事正在上演,新的援藏曆史也即將被書(shu) 寫(xie) 。(新利平台 文/王妍丹)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