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5日)是第9個(ge)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的主題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2014年4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並強調,我們(men) 黨(dang) 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今年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周年,也是開辟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麵的十周年。十年來,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理論指導實踐,已經深入人心,取得顯著成效。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yu) 沒有危險和不受內(nei) 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關(guan) 鍵在於(yu) “總體(ti) ”,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它既包括傳(chuan) 統的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jun) 事安全,又包括非傳(chuan) 統領域的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hui) 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發展至今,還涵蓋了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生物安全等諸多領域。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是一個(ge) 開放的戰略思想體(ti) 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與(yu) 時俱進。
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教授馬方:“總書(shu) 記在2014年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時候,這些風險並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在這個(ge) 時候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是非常超前的,打下了一定的思想體(ti) 係製度基礎,才有了今天能夠從(cong) 容地應對百年大變局所帶來的風險。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最重要的一個(ge) 思維是要有底線思維,要有風險防範意識。”
當前,國家安全麵臨(lin) 的內(nei) 外形勢日趨嚴(yan) 峻複雜,國家安全問題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因此國家安全格局、安全體(ti) 係和統籌內(nei) 容也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和調整。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院長楊明傑:“從(cong) 安全上看發展,從(cong) 發展上來尋找安全助力,也就是統籌發展與(yu) 安全,這個(ge) 變化是最大的。大家的認識也是在十年中對這個(ge) 理論不斷理解、不斷學習(xi) ,在實踐中體(ti) 會(hui) 理論的力量。”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dang) 和國家工作各方麵全過程。堅持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以政治安全為(wei) 根本、以經濟安全為(wei) 基礎、以軍(jun) 事科技文化社會(hui) 安全為(wei) 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wei) 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nei) 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chuan) 統安全和非傳(chuan) 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基層基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這一係列重要論述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國家安全實踐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新高度。
在中國農(nong) 科院的國家種質資源庫新庫,研究員辛霞向我們(men) 介紹她剛剛收到的一批種子。國家種質資源庫新庫被稱為(wei) 我國農(nong) 作物的“諾亞(ya) 方舟”,它的設計庫存容量是150萬(wan) 份,居世界第一。
據介紹,國家種質資源庫現在保存有糧、棉、油、糖、果、菜、茶、桑等重要農(nong) 作物的種子、種質資源。
2021年《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實施以來,第三次全國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全麵展開,2023年底如期完成,覆蓋2323個(ge) 縣,這次普查摸清了我國種質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等家底,做到應收盡收,應保盡保。2021年9月投入試運行的國家種質資源庫新庫正是為(wei) 此建立。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副司長儲(chu) 玉軍(jun) :“國家庫是國之重器,種質資源安全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如果不及時收集,喪(sang) 失掉,就像把國寶丟(diu) 掉了,這是有曆史責任的,所以早一天抓,早一天見效,早一天把它放在庫裏才能安心。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guan) 係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抓好種業(ye) 振興(xing) ,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在總書(shu) 記心裏有著特殊的分量。
馬方:“地區國家、大國之間的競爭(zheng) ,對糧食的生產(chan) 儲(chu) 存消費、供應鏈帶來了一定破壞。如果沒有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指導,就沒有風險防範意識,有了底線思維的指導,先發現風險,之後完善相關(guan) 的保障體(ti) 係和製度,才能維護糧食安全。”
在發展中必須考慮安全的因素,同步決(jue) 策部署。總體(ti) 國家安全觀要求從(cong) 全局來判斷識別風險,並提出應對風險之策,它所包含的安全領域是開放的、動態的,這些領域之間也是互相影響。
楊明傑:“總書(shu) 記所說的飯碗牢牢端在我們(men) 自己手裏,現在糧食價(jia) 格穩定,供應更加豐(feng) 富,並沒有因為(wei) 世界糧食市場的變動影響到每個(ge) 人的飯碗,這種變化是來自每個(ge) 人的身邊,跟每個(ge) 人呼吸到什麽(me) 空氣、吃到什麽(me) 東(dong) 西緊密相關(guan) ,這就是總體(ti) 國家安全觀。”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統籌發展與(yu) 安全”是貫穿全部內(nei) 容的一條主線。“統籌發展與(yu) 安全”的地位由方法論層麵提升到了戰略部署高度,成為(wei) 新時代推進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戰略指引。
楊明傑:“現在提出用高質量的安全格局保障高質量的發展格局,這兩(liang) 個(ge) 格局的互動就形成發展中更有安全的保障,同樣在保障當中又享受著更多的發展紅利。”
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hui) 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長江是中國的母親(qin) 河,占國土麵積五分之一的長江流域養(yang) 育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生產(chan) 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糧食,是中國經濟增長最有活力、最具潛力的生態區域。同時,長江還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長期以來,受諸多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急劇減少,珍稀特有物種全麵衰退,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長江陷入了“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為(wei) 恢複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國家作出了長江“十年禁漁”的重要決(jue) 策。今年是長江禁漁實行的第三年,一度難見蹤影的江豚竟然成群出現在了江麵。
長江“十年禁漁”在我國生態資源保護史上前所未有,是在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采取的,共抓大保護、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舉(ju) 措,對於(yu)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長江禁漁實行三年來,標誌性物種長江江豚數量首次止跌回升,魚類資源量明顯回升,生物多樣性呈現可喜的恢複態勢。
馬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為(wei) 什麽(me) 叫‘總體(ti) ’?比如在生態領域,環境生態的破壞導致經濟的破壞,經濟無法進行發展,又在社會(hui) 麵帶來很大的影響,最終傳(chuan) 導到政治安全領域,所以並不是一個(ge) 單一的領域,一個(ge) 領域的風險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或者發現之後沒有進行化解,它的風險就會(hui) 逐步蔓延擴散出來,國家安全體(ti) 係或者國家安全生態會(hui) 受到破壞,這個(ge) 就是所說的‘總體(ti) ’。”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把國家安全貫穿於(yu) 黨(dang) 和國家工作各方麵全過程,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才能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ye) 。
楊明傑:“有了安全才有發展,但是沒有發展談不到安全,這是‘一體(ti) 兩(liang) 麵’,現在是體(ti) 現在方方麵麵。談到國家安全的治理部門,每個(ge) 部門的安全意識、安全職能,都在十年中去尋找在總體(ti) 國家安全觀中的定位。”
麵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需要從(cong) 理論和實踐上去回答這一係列重大時代課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台首席專(zhuan) 家、教授黃大慧:“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是新時代指導國家安全工作的一個(ge) 根本遵循和指導原則,同時也促進了國家安全學學科的誕生和發展。”
楊明傑:“國家安全成為(wei) 一級學科以後,為(wei) 將來可能遇到新的國家安全挑戰進行人才準備、專(zhuan) 業(ye) 的準備。這樣將來未來十年,在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指導之下,我們(men) 國家應對安全領域的風險挑戰,應對的能力會(hui) 更強、更專(zhuan) 業(ye) 、更有效。”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開辟了國家安全治理新路徑,為(wei) 推動我國實現由大到強的曆史性飛躍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引。有了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指引,必將匯聚起護航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強大力量,必將形成一體(ti) 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強大合力,讓新時代每一個(ge) 中國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