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高慶波,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自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他始終將“為(wei) 國履職、為(wei) 民盡責”銘記於(yu) 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等關(guan) 鍵領域積極發聲,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記者與(yu) 高慶波的采訪之約定在了他的工作單位。2月21日,踏入高慶波的辦公室,一股濃厚的“植物”氣息撲麵而來。這間不大的屋子,一半牆壁被裝滿植物相關(guan) 書(shu) 籍的書(shu) 櫃占據,另一半則是擺放著密密麻麻采集來的植物標本的置物架,就連茶幾也被標本“占領”了,滿是科研工作者的獨特印記。
作為(wei) 本屆新委員,高慶波履職時間不長。回憶起第一次參加政協會(hui) 議,他直言“忐忑不安”。他說:“搞科研的時候,隻需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深耕就行。但成為(wei) 政協委員後截然不同,不僅(jin) 要做好本職工作,還得全麵發展。不僅(jin) 要深入學習(xi) 政協相關(guan) 知識和政策法規,還得時刻關(guan) 注本職工作以外的問題。所以剛當上委員那會(hui) ,心裏特別焦慮,完全不知道該從(cong) 何處著手履職。”
俗話說“事在人為(wei) ”,隻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功。高慶波開始認真學習(xi) 政策法規,努力精準把握時代發展的脈絡;積極參與(yu) 調研活動,深入基層,耐心傾(qing) 聽群眾(zhong) 的心聲;堅持不斷給自己“充電”,廣泛涉獵各類知識,拓寬自身視野。正是憑借著這份勤勉努力,他從(cong) 初入政協時的緊張無措,成長為(wei) 如今履職時的從(cong) 容自信。
長期紮根於(yu) 青藏高原開展科研工作,高慶波對這片土地的生態環境有著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深知,青藏高原不僅(jin) 是我國至關(guan) 重要的生態屏障,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guan) 鍵區域之一。因此,在履職過程中,他將關(guan) 注重點聚焦在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上。
高慶波介紹,“每年夏天,我基本都在野外進行植物多樣性考察,去得最多的就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和青海湖這些地區。在那裏,除了完成本職工作,我還特意與(yu) 當地政府的負責同誌、群眾(zhong) 、護林員等交流,傾(qing) 聽他們(men) 的想法和訴求。”工作的獨特性質為(wei) 他的調研工作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讓他得以掌握大量豐(feng) 富且詳實的一手信息,為(wei) 提出高質量的提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深入調研,在去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高慶波提交了關(guan) 於(yu) 爭(zheng) 取青海湖剛毛藻研究治理技術資金支持的提案,這份提案得到了自然資源部等多個(ge) 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認真研究。
談及今年的提案準備,高慶波說:“去年有關(guan) 地區政府和老百姓向我們(men) 反映,野生動物頻繁闖入人類生活區,嚴(yan) 重影響了當地的生產(chan) 生活。這類事件這幾年頻繁發生,如何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為(wei) 此,我做了不少調研,準備將相關(guan) 提案提交到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
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在即,高慶波仍在辦公室裏忙碌地研究完善提案,力求把意見建議寫(xie) 得更加細致入微,希望能為(wei) 解決(jue) 實際問題貢獻更多智慧與(yu) 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