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以來,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青海可可西裏3個(ge)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組建35人的聯合巡護小組,開展以“打擊違法犯罪 保護自然資源”為(wei) 主題的武裝巡護。本次巡護行程3100公裏、途經20餘(yu) 個(ge) 重要區域,記錄到野生動物12種1700餘(yu) 頭(隻),成功堵截非法穿越車輛2台,勸返非法擅入自然保護區人員4人,有力維護了生態資源安全。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各相關(guan) 部門依法履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工作職責,加大保護力度,增強保護工作實效,確保野生動物資源及其生存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2024年7月,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西藏那曲市安多縣林業(ye) 和草原局科研人員組成的科考隊,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唐北區域發現了我國藏羚羊第二大產(chan) 仔地,種群數量初步統計為(wei) 8萬(wan) 隻到10萬(wan) 隻。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曉民,在青藏高原無人區帶領團隊持續跟蹤研究藏羚羊已有20多年。2013年,他曾帶領團隊在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曲市尼瑪縣榮瑪鄉(xiang) ,發現了藏羚羊第一大產(chan) 仔地。目前,該區域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在12萬(wan) 隻以上。
“我國藏羚羊第二大產(chan) 仔地被發現後,不僅(jin) 有助於(yu) 研究中國藏羚羊整體(ti) 遷徙和分布的狀況,還可以幫助人們(men) 了解藏羚羊分布區之間的相互聯係。”吳曉民說。
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西藏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呈現恢複性增長。據統計,藏羚羊種群數量由上世紀最低穀時的7萬(wan) 餘(yu) 隻增長到如今的30萬(wan) 餘(yu) 隻。
同時,西藏在林芝市米林市、昌都市邊壩縣、山南市紮囊縣開展林麝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項目,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初具規模。2023年2月,米林市林麝養(yang) 殖示範基地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經全部完成建設並由招商引資企業(ye) 西藏藏麝農(nong) 林開發有限公司進行運營。山南市紮囊縣白唇鹿生態園有限公司為(wei) 山南市唯一一處野生動物馴養(yang) 繁殖基地,通過“企業(ye) +農(nong) 戶+建檔立卡戶”的形式,帶動群眾(zhong) 增收20餘(yu) 萬(wan) 元,自2018年以來,企業(ye) 創收達100萬(wan) 餘(yu) 元。
此外,西藏通過完善管理體(ti) 係建設、開展物種資源調查、嚴(yan) 打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wei) 、組建基層隊伍等措施,建立野生動物保護防線。目前,全區建立自然保護區47處、4處國際重要濕地、22處國家濕地公園和9處國家森林公園,使西藏80%以上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分布區、棲息地和典型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自治區林草局根據《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對列入規劃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開展調查監測。每年按國家有關(guan) 部委要求,組織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等專(zhuan) 項行動,切實加強非法經營市場、商戶和網上違法違規行為(wei) 清理整頓,嚴(yan) 厲打擊非法獵捕(采集)、出售、購買(mai) 、利用、食用、運輸、攜帶、寄遞、進出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及使用禁用獵捕工具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全麵提升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