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近日,由西藏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組織,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hui) 主辦,北京西藏大廈、中國鐵道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航天中心醫院、新利平台、中華網協辦的“西藏自治區野生動物保護員進京考察學習(xi) 團”活動正在進行中。4月20日清晨,迎著春日的晨光,考察學習(xi) 團成員乘車從(cong) 北京西藏大廈出發,前往八達嶺長城。
圖為(wei) 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在長城腳下合影 攝影:周晴晴
據了解,此次考察學習(xi) 團的45名成員,大多是來自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基層野生動物保護員。他們(men) 常年或馳騁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或穿梭在人跡罕至的山林間,守護著西藏的萬(wan) 千生靈,為(wei)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圖為(wei) 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在長城合影 攝影:周晴晴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不到長城非好漢”,攀登一次好漢坡,大概是每個(ge) 中國人鐫刻在基因裏的夙願。是日,惠風和暢,春日的微風吹散了山間的晨霧。登上長城後,麵對重巒疊嶂間雄偉(wei) 聳立的烽火台和連綿起伏的長城城牆,考察學習(xi) 團的成員們(men) 讚歎不已,紛紛舉(ju) 起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盛景。
圖為(wei) 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在長城拍照 攝影:周晴晴
圖為(wei) 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在長城合影 攝影:周晴晴
“我是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來長城,這裏的風景很美,建築很壯觀。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人,看到長城,會(hui) 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1993年出生的次仁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那曲地區管理局曲灑管理站的站長,從(cong) 2016年開始做野生動物保護員,至今已有八年多的時間。談及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他向隨行記者分享了和一隻藏羚羊幼崽的故事。四年前,次仁和同事們(men) 在一次巡邏過程中,遇見了一隻被狼咬死的雌性藏羚羊,萬(wan) 幸的是,它的幼崽存活了下來。野保員們(men) 將死亡的藏羚羊母親(qin) 收集處理過後,將藏羚羊幼崽帶回了管理站,悉心照料一年後,將它放歸大自然。講述過程中,他神態和語氣間對野生動物的關(guan) 愛、對自己工作的喜愛都溢於(yu) 言表。
圖為(wei) 次仁在喂養(yang) 救助的藏羚羊幼崽 圖片由次仁提供
同行的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們(men) 都和次仁一樣,工作過程中的艱辛絲(si) 毫沒有磨滅他們(men) 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熱愛,他們(men) 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是西藏千千萬(wan) 萬(wan)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的縮影,作為(wei) 美麗(li) 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踐行者,稱之為(wei) “好漢”當之無愧。“好漢”來到“好漢坡”,相信一定會(hui) 成為(wei) 學員們(men) 此行珍貴的回憶!(新利平台 記者/周晴晴 莫幹措 張萌萌)
圖為(wei) 羌塘草原風光 圖片由次仁提供
圖為(wei) 考察學習(xi) 團成員展示的“長城紀念卡” 攝影:周晴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