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代表委員履職記】全國政協委員宗庸卓瑪:著力培養少數民族優秀文藝人才

發布時間:2023-02-28 15:02:00來源: 光明日報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盡管有多個(ge) 身份,宗庸卓瑪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從(cong) 哪裏來,要為(wei) 誰服務。

  出生在雲(yun) 南迪慶州德欽縣羊拉鄉(xiang) ,宗庸卓瑪從(cong) 小與(yu) 藏族民歌為(wei) 伴,骨子裏浸潤著濃鬱的少數民族文化氣息,並逐漸成長為(wei) 一名聞名全國的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她的代表作《梅裏雪山的女兒(er) 》《故鄉(xiang) 的哈達》等歌曲家喻戶曉,表達著她對雲(yun) 南民族音樂(le) 文化的熱愛。一路走來,她見證了家鄉(xiang) 傳(chuan) 承與(yu) 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過程,見證了雲(yun) 南民族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的曆史性跨越。

  “是家鄉(xiang) 養(yang) 育了我,我要回報家鄉(xiang) 。”宗庸卓瑪常說。她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文化在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地位與(yu) 優(you) 勢,“我希望利用好雲(yun) 南寶貴的文化資源,激發文化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早些年,我看到在深度貧困地區,尤其是一些邊遠山區,文化服務體(ti) 係基礎設施還十分落後,人民的文化生活質量不高,那時我的心裏別提有多著急!”宗庸卓瑪回憶說。

  貧困邊遠地區也需要精神文化食糧,更要有傳(chuan) 播優(you) 秀文化的平台。如何才能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均等高質量的文化服務?為(wei) 此,宗庸卓瑪四處奔走,廣泛征求意見,於(yu) 2019年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提交了《關(guan) 於(yu) 精準施策補齊深度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基礎建設短板的提案》,呼籲加大投入補齊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召集鄉(xiang) 村文藝人才,保護、發展、傳(chuan) 承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間藝術。2022年,該提案獲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優(you) 秀提案。“這對我來說既是鼓勵,更是鞭策。”宗庸卓瑪說。

  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保護、少數民族文藝人才的扶持和培養(y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維護女性權益……多年來,宗庸卓瑪的每個(ge) 提案都從(cong) 基層中來,冒著熱氣、沾著泥土。她深知,隻有深入基層,才能創作出好作品;隻有抓住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難點問題,才能做好“委員作業(ye) ”。於(yu) 是,到基層一線和邊遠民族地區演出、調研,成了宗庸卓瑪的“家常便飯”。

  “我是一個(ge) 文藝工作者,我從(cong) 大學畢業(ye) 那一天到現在一直非常自豪和驕傲的是,我一直紮根於(yu) 基層的文化建設和文化振興(xing) ,做好宣傳(chuan) 者,做好推廣者,也做好傳(chuan) 幫帶的扶持者。”宗庸卓瑪說。

  今年兩(liang) 會(hui) ,宗庸卓瑪將提交提案《關(guan) 於(yu) 加強鄉(xiang) 村文化建設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建議》,她希望通過提案保護好、開發好鄉(xiang) 村文化,將非物質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類等文化資源進行再造,使其成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的發展資源,最終實現現代生活和文化的結合,幫助邊疆地區整合文化資源,激發文旅產(chan) 業(ye) 內(nei) 生動力,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力。

  “作為(wei) 一名來自基層的委員,我將在履職過程中,把更多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帶上兩(liang) 會(hui) 。”宗庸卓瑪十分感慨,“最好的履職就是把中央的精神落實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履職盡責,繼續著力培養(yang) 雲(yun) 南的少數民族優(you) 秀文藝人才,特別是對青年文藝工作者,他們(men) 更需要加強培養(yang) 和提升。”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