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發展的西藏味道
藏式烤香菇。記者 格桑倫(lun) 珠 攝
犛牛肉血腸配藏式幹辣椒粉。記者 格桑倫(lun) 珠 攝
“來西藏不吃藏餐絕對後悔,我每次自駕拉薩,都會(hui) 帶著家人朋友去吃犛牛肉火鍋、喝酥油茶,如果能在可以觀賞到布達拉宮景觀的藏餐館用餐,那便更是味覺、視覺的雙重盛宴。”來自江西的遊客李女士說。
西藏擁有悠久的傳(chuan) 統文化。藏式餐飲是西藏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曆代去粗取精的繼承和發展,在琳琅滿目的中國烹飪文化中,風格獨特,自成體(ti) 係。
西藏烹飪餐飲飯店業(ye) 協會(hui) 編撰的《藏菜概說》提到:藏菜指以拉薩藏菜為(wei) 代表的藏族餐飲。藏菜和其他菜係的主要區別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其一,藏菜是以手、刀、勺為(wei) 主要用餐工具;其二,藏菜采用本地區原產(chan) 動植物等為(wei) 原料。
在長期的生產(chan) 、生活及對大自然的了解過程中,藏族先民積累了豐(feng) 富的食物烹飪技藝與(yu) 經驗。同時,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使得藏族先民從(cong) 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收了很多烹飪食物的經驗與(yu) 技巧,從(cong) 而形成了極具西藏特點的食物烹飪方法和別有風味的飲食文化,長期以來,受到國內(nei) 外遊客的特別青睞。
據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褚立群介紹,藏餐從(cong) 風味來講,大致可以分為(wei) 以阿裏、那曲、昌都東(dong) 部為(wei) 代表的薑食;以拉薩、日喀則、山南為(wei) 代表的衛菜,也叫拉薩菜;以林芝、墨脫、樟木為(wei) 代表的榮菜。
藏菜的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和土豆、蘿卜等蔬菜為(wei) 主,主食為(wei) 青稞、米、麵等。部分藏菜受川菜影響,喜歡重油、厚味,調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烹飪手法。除了糌粑、麵粉製作的主食以外,藏式菜肴可以分為(wei) “紅食”與(yu) “白食”兩(liang) 類。“紅”是指肉製品類,“白”指奶製品類。通常,夏天以“白食”為(wei) 主,冬天以“紅食”為(wei) 主。藏餐極其講究實而不華,追求天然意趣,事實上,獨特的地理條件,讓西藏擁有豐(feng) 富多樣的資源,給藏式烹飪的用料提供了多樣的選擇空間。因此,藏餐在烹調的選料上一直十分精細。
糌粑是藏族群眾(zhong) 的主食,其原料為(wei) 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後磨成的麵粉。糌粑營養(yang) 豐(feng) 富、味香耐饑、攜帶方便且易於(yu) 保存。一般分為(wei) “乃糌”(青稞糌粑)、“散細”(去皮豌豆炒熟磨成)、“散瑪”(豌豆糌粑)、“白散”(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四種。糌粑團子是最常見的一種糌粑吃法,其製作方法簡單方便,是一種非常適宜高原生產(chan) 生活的飲食方式:在碗裏放入適量酥油(可以選擇不放),可根據個(ge) 人口味放入些許白糖用以調味,將糌粑粉倒入碗中,衝(chong) 入酥油茶或清茶(白開水亦可),用手指輕輕碾壓糌粑粉,讓碗中粉末和液體(ti) 充分融合成糊狀,最終捏成適宜的大小即可食用。糌粑口感比較幹,通常會(hui) 搭配酥油茶一並食用,有時,也會(hui) 蘸上藏式剁肉辣醬食用,是一道傳(chuan) 統的營養(yang) 美食。
風幹犛牛肉是西藏人民十分喜愛的美食之一,也是西藏的一大特產(chan) 。風幹犛牛肉怎麽(me) 做、怎麽(me) 選?除了風幹,犛牛肉還可以怎麽(me) 吃?“風幹犛牛肉隻有在冬季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才能完成製作。製作風幹犛牛肉時,可以將犛牛肉切條直接晾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製作調料,一般就是鹽和辣椒粉,把切好的犛牛肉放進調料裏醃製後晾幹。”76歲的拉薩市民格桑多吉告訴記者。
如若非常追求風幹犛牛肉的口感和肉質,那曲和阿裏的犛牛最合適用來製作風幹肉。一般瘦肉較多的後腿肉更適合做風幹犛牛肉,小腿上的肉因為(wei) 筋條多,不宜製作風幹犛牛肉。“犛牛後腿的瘦肉用來製作風幹犛牛肉,骨頭可以熬湯,肥肉可以冷藏,在家裏做包子和餃子時可以放一些肥肉,味道會(hui) 更好。”格桑多吉說,除了風幹,犛牛肉一般還有生吃、烹煮等吃法。“犛牛肉切成塊狀和白蘿卜或土豆一起煮熟,也很好吃,是過林卡時家家必備的美食。也有人喜歡將凍犛牛肉切成一片一片蘸辣椒粉生吃,這樣雖然好吃但不建議經常吃,或一次吃太多。”格桑多吉說。
藏式血腸和蒸牛舌也是西藏的特色菜品,血腸是拿剛宰殺的牛、羊的血加入糌粑和鹽、野蔥等佐料,攪拌均勻後灌入洗幹淨的牛、羊腸子裏,之後放進鍋裏用水煮熟;蒸牛舌則是以牛舌為(wei) 主要原料,蒸製出的一道口感鮮嫩的美食。
近年來,隨著蔬菜的種植在高原的推廣,各種蔬菜也開始大量地出現在西藏群眾(zhong) 的餐桌上。“我血壓、血脂都比較高,醫生不建議食用高蛋白飲食,但我又很喜歡吃火鍋。3年前,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喜歡上了藏式素食火鍋,每次吃完藏式素食火鍋,我身體(ti) 不會(hui) 出現任何不適。受我的影響,不光是我們(men) 一家老小,就連身邊的親(qin) 戚朋友都喜歡上了藏式素食火鍋。”拉薩市民紮西措姆說道。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men) 的餐桌上湧現出大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對人們(men) 的身體(ti) 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素食也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拉薩市各大素菜館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54歲的普布紮西在從(cong) 事藏餐行業(ye) 的36年時間裏,收了上百名學徒,目前,部分學徒已自立門戶開起了藏式餐廳。普布紮西說:“在我16歲時,依托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在拉薩免費學習(xi) 了中餐、藏餐等烹飪技術。2003年,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ye) 協會(hui) 成立後,我參加了區內(nei) 外的各種廚藝比賽,這樣的經曆,不僅(jin) 讓我開闊了眼界,也增強了要更好傳(chuan) 承和發展藏餐烹飪技術的信心和決(jue) 心。”如今,普布紮西在拉薩市開了一家素食館,他告訴記者:“現在不光是我們(men) 藏族顧客喜歡吃素食,也有許多區外旅遊團體(ti) 過來用餐,遊客們(men) 很喜歡藏式素食。我們(men) 素食館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菜品從(cong) 之前的20餘(yu) 種增加到現在的50餘(yu) 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為(wei) 了保持西藏餐飲文化的獨特性,同時融入國際市場,2023年,自治區商務廳、區烹飪餐飲飯店業(ye) 協會(hui) ,各市地政府(行署)聯合舉(ju) 辦了中華美食西藏味道“美食新煮意”傳(chuan) 承與(yu) 創新大賽。為(wei) 確保競賽期間執裁標準的統一規範,各市地預賽及決(jue) 賽裁判團、組委會(hui) 邀請到區內(nei) 外54位國家級裁判、中國烹飪大師、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等知名專(zhuan) 家現場評審。
曆時22天,七市地共計21支隊伍經過激烈比拚,最終拉薩輕塵梧亭、阿裏嘉樂(le) 匯大酒店榮獲團體(ti) 金獎,拉薩京來順、林芝九千尺特色融合菜、拉薩蘭(lan) 亭玖廚等參賽團隊也紛紛獲得了驕人成績,大賽共計呈現出380餘(yu) 道由各市地所產(chan) 出原材料製作而成的傳(chuan) 承菜品,其中,數十道使用傳(chuan) 統技藝製作而成的傳(chuan) 承及創新菜品,從(cong) 營養(yang) 搭配到擺盤設計達到了宴會(hui) 標準,顯現出菜肴的多元化與(yu) 時尚化,共創西藏味道開放包容之美。
大賽充分整合了西藏優(you) 勢美食資源,在集中展示全區特色美食傳(chuan) 承和創新的同時,給前來參賽的餐飲企業(ye) 搭建展示各自特色美食、共同交流烹飪經驗的平台。不僅(jin) 如此,對進一步挖掘西藏地方特色美食和飲食文化資源,提升餐飲行業(ye) 發展水平,打造特色餐飲品牌,提升西藏特色美食旅遊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斷滿足廣大市民和遊客的美食餐飲消費需求,弘揚飲食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褚立群表示,下一步,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ye) 協會(hui) 將實施餐飲行業(ye) 人才培養(yang) 計劃。加大對技能實訓基地、技工學校的支持力度,重點培養(yang) 民族特色餐飲及非遺烹飪技藝專(zhuan) 業(ye) 型、技能型人才;加大“互聯網+餐飲”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訓力度,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培育餐飲行業(ye) 本土領軍(jun) 企業(ye) ,將餐飲業(ye) 納入招商引資重點產(chan) 業(ye) 目錄,支持國內(nei) 外知名餐飲企業(ye) 及有關(guan) 企業(ye) 來藏注冊(ce) 法人企業(ye) 、布局區域總部,不斷豐(feng) 富餐飲市場優(you) 質供給。加大對藏式餐飲企業(ye) 培育力度,重點培育一批民族特色餐飲領軍(jun) 企業(ye)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ye) 在品牌創建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日喀則舉行非遺代表性項目牌匾和傳承人證書頒發儀式
近日,西藏日喀則市文化局在紮什倫布寺舉行日喀則市第四批(紮什倫布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項目牌匾及傳承人證書頒發儀式。 [詳細] -
傳承地方特色文化,展現新時代青少年精神風貌
第一屆“魅力家鄉”演講藝術大賽由拉薩市教育局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主辦、西藏自治區朗誦藝術協會承辦。[詳細] -
西藏那曲軍分區軍史館裏話軍魂 新兵入藏續傳承
“在解放西藏索縣保衛戰中,戰士赤來身負13處傷,仍頑強與敵人浴血奮戰,堅持到後續部隊趕來……”2023年12月上旬,從那曲軍分區訓練基地結束新訓的戰士,來到軍分區軍史館,接受首次革命傳統教育。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