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信仰高地,引領廣大團員青年高舉(ju) 團旗緊跟黨(dang) 走;融入發展大局,青年生力軍(jun) 突擊隊作用更加彰顯;竭誠服務青年,青年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近年來,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各級團組織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共青團十九大精神,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團員青年在一次次奮進中揮灑青春,在一次次突破中綻放自信,把青春榮光與(yu) 夢想鐫刻在新時代亞(ya) 東(dong) 建設的光輝曆程中,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亞(ya) 東(dong) 青年的最好成績,共青團各項工作和建設實現了新發展、取得了新成效。
夢想,在新思想旗幟下揚帆起航
“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堅決(jue) 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通過集中入團儀(yi) 式、優(you) 秀青年事跡分享等形式,讓團員青年深刻認識到在黨(dang) 的領導下,共青團帶領一代又一代團員青年英勇奮鬥,書(shu) 寫(xie) 了無愧於(yu) 曆史、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人民的青春篇章。
新形勢之下,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唱響主旋律尤為(wei) 重要。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始終把幫助廣大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作為(wei) 首要任務,以“亞(ya) 東(dong) 好青年 永遠跟黨(dang) 走”為(wei) 主題,組織全縣團員青年開展百場宣講、尋訪紅色足跡、故事分享等係列活動;開展“青年大學習(xi) ”“小小宣講員”等活動,覆蓋團員青年500餘(yu) 人次、少先隊員340餘(yu) 人次;組建“亞(ya) 東(dong) 青年講師團”“紅領巾講解員”宣講隊,引領青少年增進對黨(dang) 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實踐認同、情感認同。
此外,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以典型為(wei) 引領,選樹先進典型人物,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紮西旦增榮獲“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稱號,18名個(ge) 人、7個(ge) 集體(ti) 榮獲西藏“青年五四獎章”“兩(liang) 紅兩(liang) 優(you) ”等表彰。
奮鬥,踏著新時代的鏗鏘鼓點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近年來,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積極融入亞(ya) 東(dong) 縣發展大局,找準與(yu) 共青團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引領廣大青年在圍繞中心和服務大局中勇挑重擔、擔當作為(wei) 。
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積極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入開展“團青建功”“家燕歸巢、發展有我”等活動,200餘(yu) 名“返家鄉(xiang) ”大學生參與(yu) 假期社會(hui) 實踐,反哺家鄉(xiang) 、奉獻社會(hui) ;舉(ju) 辦“共青團杯”互聯網+青年人才創業(ye) 創新培訓,爭(zheng) 取援藏資金125萬(wan) 元,組織本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和應屆畢業(ye) 生開展就業(ye) 創業(ye) 輔導,帶動15人持續穩定就業(ye) 創業(ye) 。
同時,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組織34支青年誌願服務隊,招募青年誌願者600餘(yu) 人,服務群眾(zhong) 5.6萬(wan) 餘(yu) 人次;募集配送愛心物資3批次,累計為(wei) 邊境小康村困難青少年家庭發放價(jia) 值50餘(yu) 萬(wan) 元的物資;持續打造“強邊青年”誌願服務品牌,聚焦老年人、殘障兒(er) 童等重點人群常態化開展愛老敬老、助殘接力等幫扶服務,“文明亞(ya) 東(dong) ·青年先行”等係列文明實踐活動服務時長累計2.9萬(wan) 餘(yu) 小時,青年突擊隊、青年誌願者積極參與(yu) 強邊固邊、搶險救災、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等工作,青年生力軍(jun) 作用持續彰顯。
在誌願服務基層一線、在民族團結進步前沿、在守邊固邊防線……那些攻堅克難的鏗鏘足跡、披荊斬棘的青春身影,閃耀著璀璨光華,張揚著向上力量。
服務,圍繞新青年現實需求持續優(you) 化
服務青年是共青團的生命線。近年來,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不斷為(wei) 青年發展搭橋鋪路,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在學業(ye) 、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遇到的一個(ge) 個(ge) 實際困難。
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積極爭(zheng) 取資金540萬(wan) 元,對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設施設備和活動場所進行升級改造,廣泛吸納區內(nei) 外青年團體(ti) 到亞(ya) 東(dong) 縣開展“七彩假期”“七彩周末”公益課堂80餘(yu) 場次,開展活動10餘(yu) 次,招募青年誌願者100餘(yu) 人次,服務青少年學生500餘(yu) 人次,極大豐(feng) 富了該縣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課餘(yu) 生活。
積極爭(zheng) 取資金300餘(yu) 萬(wan) 元,先後組織180餘(yu) 名青少年學生、基層團幹赴上海開展學習(xi) 、探索、交友之旅;聯合華南理工大學通過書(shu) 信方式,實施“心藏計劃”青少年心理幫扶,與(yu) 區外少先隊員開展“書(shu) 信寄情 雲(yun) 端牽手”書(shu) 信手拉手活動,持續拓展平台渠道,不斷推動各族青少年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此外,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持續號召全縣各級團組織在寒暑假、“六一”等時間節點開展青少年自護教育活動共10餘(yu) 場次,開展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困難青少年等為(wei) 主題的助困紓難活動30餘(yu) 場次,發放宣傳(chuan) 冊(ce) 1萬(wan) 餘(yu) 份,服務留守兒(er) 童超3000人次,撐起了邊境一線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保護傘(san) ”。
改革,讓基層團組織煥發活力
自開展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以來,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在共青團日喀則市委員會(hui) 的正確指導下,不斷拓寬青年工作組織方式,著力在賦能青年參與(yu) 基層治理路徑上下功夫,致力於(yu) 當好青年組織的“娘家人”,激活團組織建設的一池春水。
共青團亞(ya) 東(dong) 縣委準確把握換屆選舉(ju) 工作總體(ti) 要求和目標,堅持從(cong) 嚴(yan) 治團,規範選舉(ju) 程序,不斷擴大基層團組織對廣大青年的有效覆蓋,全縣5個(ge) 鄉(xiang) 鎮團委、7個(ge) 機關(guan) 團支部和中學團總支相繼召開團員大會(hui) ,選舉(ju) 產(chan) 生了新一屆機關(guan) 團支部委員,將青年中有影響力的優(you) 秀青年幹部充實進基層團組織領導班子。
同時,建立健全《亞(ya) 東(dong) 縣青年工作中長期規劃》,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不斷提升共青團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完善基層團組織書(shu) 記述職評議考核製度、團幹部密切聯係青年製度,每年至少召開2次縣青年聯席會(hui) ,不斷促進全縣青年工作在新形勢下健康蓬勃發展。
此外,大力推進少先隊組織深化改革,合力推行“學校+紅色教育基地+觀摩互學”校外少先隊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鄉(xiang) (鎮)+學校+紅色基地+誌願服務隊”的少先隊校外實踐路徑;加強團的組織覆蓋,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學校、鄉(xiang) 鎮、村居(社區)等傳(chuan) 統領域符合條件的應建盡建,覆蓋率100%;紮實推進“青年之家”建設,指導亞(ya) 東(dong) 就業(ye) 創業(ye) 服務中心開展相關(guan) 工作,為(wei) 亞(ya) 東(dong)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提供“一站式”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政策信息、培訓交流等服務,打造亞(ya) 東(dong) “青年人才之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