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9時5分,高原的黎明剛剛到來,6.8級強震突襲珠峰故裏——西藏日喀則定日縣。
地震發生後,應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幹警、部隊官兵等上萬(wan) 救援力量,第一時間奔赴震中。棉被、毛毯、棉大衣、爐子、方便麵等17萬(wan) 餘(yu) 件急需物資陸續運往災區。
1月7日,在定日縣森嘎村安置點,工作人員在搶修電力線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新華社記者兵分四路趕赴地震災區一線,跟隨救援人員見證一個(ge) 又一個(ge) 生命被救出,帳篷搭起來了、暖和的被褥送來了、熱飯菜端上來了。
強震後,珠峰腳下的第一個(ge) 日夜,災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使命。
“我們(men) 用雙手把被埋人員刨出來。”定日縣公安局幹警頓珠次仁的身上全是灰塵,臉上的汗水衝(chong) 出一道道溝,雙手指甲裏塞滿了泥土和血絲(si) 。
地震發生後,他和戰友們(men) 在半個(ge) 小時內(nei) 趕到定日縣長所鄉(xiang) 古榮村,這裏是受災最嚴(yan) 重的村莊之一。從(cong) 日出到日落,頓珠次仁所在的救援小隊今天救出了17名受困人員。
1月7日,在定日縣古榮村集中安置點,解放軍(jun) 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做飯。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報告支隊,發現一名被困人員,正在實施營救。”7日12時26分,在長所鄉(xiang) 古榮村一座坍塌的房屋廢墟下,救援人員發現一名被困人員,定日縣消防救援大隊與(yu) 當地民警立即展開救援。救援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土塊鏟出,受困人員救出後立即轉移至安全區域進行救治。
夜幕降臨(lin) ,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加重了搜救難度,為(wei) 把握好“黃金72小時”,各級部門和單位持續不斷開展災後救援工作。
定日縣措果鄉(xiang) 災後救援現場,消防員手持手電筒仔細搜救,搜救犬在坍塌的廢墟中來回聞嗅,幫助搜救人員尋找失蹤者。
1月7日,救援人員在定日縣措果鄉(xiang) 裝運救災物資。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古榮村的兩(liang) 個(ge) 安置點已搭建30多頂帳篷,每名群眾(zhong) 都領到了兩(liang) 床以上的被子及一條褥子。
記者走訪發現,部分群眾(zhong) 的帳篷裏,爐灶已被點起,帳篷內(nei) 很溫暖。
57歲的米瑪和另外一家人住在一個(ge) 帳篷裏,家中老人和孩子睡在一起,米瑪晚上領到了水和一些零食,做好了過夜的準備。
1月7日,在定日縣長所鄉(xiang) 集中安置點,工作人員在保障電力供應。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安置點負責人古榮村村幹部桑傑告訴記者,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氣溫,但被褥的到來解決(jue) 了這一問題,明天還將在安置點增設灶台,幫助群眾(zhong) 燒酥油茶、吃上糌粑。
記者觀察到,7日17時左右,古榮村的帳篷已基本搭建完畢,所有群眾(zhong) 都已搬入帳篷。19點30分許,第一批被褥送至古榮村,幹部及民警開始分發,現場溫度已降至零下2攝氏度,氣象預報顯示,今晚最低零下16攝氏度。
臨(lin) 近20時,村中路燈恢複照明,解放軍(jun) 某部在安置點設立了醫療救治點,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醫療服務。
60多名解放軍(jun) 官兵今天中午12點多來到了長所鄉(xiang) 古榮村,直接投入到當地的救援工作,今天晚上他們(men) 在這裏埋鍋造飯,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熱菜熱食。
漆黑的夜色下,餘(yu) 震仍然不斷襲來。但有黨(dang) 和政府的守護,一切都會(hui) 好起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