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前來增援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隊隊員(紅衣)和西藏當地醫生一起查看地震受傷(shang) 人員病情(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1月7日9時5分,珠峰下的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突發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
“全力開展人員搜救,全力救治受傷(shang) 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shang) 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關(guan) 注、時刻牽掛定日縣地震災情,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
號令如山。把保證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抗震救災最重要的任務,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盡最大努力搶救受傷(shang) 人員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責無旁貸,義(yi) 不容辭。
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有力指揮下,全區衛生健康係統緊急行動,各方力量迅速集結,以第一速度奔赴災區,救死扶傷(shang) ,治病救人,嚴(yan) 防疫情,保護健康,掀起了一場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生命大救援。
聞令而動,白衣戰士迅速投入救援
號令如山,責任如山。西藏全區衛生健康係統迅速響應,把保證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最快的速度、最堅決(jue) 的態度投入到抗震救災的戰鬥中。定日縣、拉孜縣、定結縣、昂仁縣、薩迦縣各醫療機構立即行動起來,231名醫護人員迅速投入醫療救援,與(yu) 時間賽跑,與(yu) 死神抗爭(zheng) 。
在震災現場,大批鄉(xiang) 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與(yu) 救援人員同到達、同施救,他們(men) 現場甄別傷(shang) 情,予以處置後迅速轉運。縣級緊急醫學救援小分隊也火速趕赴現場,展開緊急救援。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先期派出緊急醫學救援隊5名專(zhuan) 家,趕往定日縣人民醫院增援。第一批22名傷(shang) 員很快被收治入院,其中1名腦外傷(shang) 較重的傷(shang) 員轉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其他骨折或外傷(shang) 傷(shang) 員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西藏自治區地震應急響應啟動後,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迅速啟動衛生應急響應,成立了前方應急救援工作組,並通知自治區人民醫院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迅速集結。重症、神外、骨科、創傷(shang) 等26名專(zhuan) 家,8輛車,從(cong) 拉薩火速趕往定日縣,與(yu) 市、縣兩(liang) 級醫務人員一起展開緊急救援。
醫療救治,血液保障是關(guan) 鍵。自治區血液中心和日喀則中心血站立即清點血液存量,共儲(chu) 備臨(lin) 床血液6757袋,可以滿足當前臨(lin) 床醫療救治需求。同時,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向血液中心發出指令,提前做好向日喀則調血準備,以應對救治之需。
信息是決(jue) 策的依據。醫療收治傷(shang) 亡人數、病情、重症、轉運、救治情況……各方麵的信息如雪片一樣匯集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指揮部。這些信息以最快速度被整理、報送到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為(wei) 抗震救災提供了重要的決(jue) 策參考。
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有力指揮下,全區醫療衛生人員迅速行動起來,有力有序地開展醫療救援工作。隨著搜救工作的快速推進,日喀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很快達到了300多名。
八方支援,合力救治彰顯大愛無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抗震救災的關(guan) 鍵時刻,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各地醫療衛生力量紛紛伸出援手,馳援災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迅速選派華西醫院醫療應急分隊6名專(zhuan) 家當晚到達日喀則。1月8日,又派出北京協和醫院3名專(zhuan) 家、華西醫院6名專(zhuan) 家、上海市12名專(zhuan) 家馳援災區。地震當天下午,國家級醫療專(zhuan) 家就通過遠程醫療係統指導日喀則各醫院救治重症患者。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也緊急選派區人民醫院、藏醫院、華西醫院西藏醫院的神經外科、急診、重症、胸外等專(zhuan) 業(ye) 60多名專(zhuan) 家,以及移動CT、流動醫院、藥品等集中到災區一線。1月9日,又派出第二批區人民醫院、二院、三院、婦兒(er) 醫院和拉薩市人民醫院的24名專(zhuan) 家趕赴日喀則。
西藏軍(jun) 區總醫院派出55名醫務人員、武警西藏總隊醫院3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災區。阜康醫院等民營醫院也主動參戰,派出44名醫務人員直接到災區救治。日喀則市及定日縣、拉孜縣投入350多名醫務人員、100餘(yu) 輛救護車參加醫療救治和傷(shang) 員轉運工作。
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醫療救援隊伍分片包幹,衝(chong) 鋒在前,相互配合,開展現場搶救、普通傷(shang) 員收治和重傷(shang) 員轉運治療。他們(men) 爭(zheng) 分奪秒,搶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在救治過程中,對於(yu) 重症患者,來自北京協和、四川華西、上海等頂尖醫院以及自治區的骨科、神外、創傷(shang) 等專(zhuan) 家開展了多學科會(hui) 診、聯合查房,全力提高救治效果。同時,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還統籌協調安排醫療衛生力量,重心下移到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做到有醫療服務點、有醒目標識、有醫護人員駐點服務、有免費藥品、有日常巡診服務,方便受災群眾(zhong) 就近診療。
抗震戰疫,疾控同行守護人民健康
在積極救治受傷(shang) 人員的同時,衛生健康係統還堅持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兩(liang) 手抓的方針,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實現災後無疫情。
馳援的防疫隊伍與(yu) 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同時到達災區。國家疾控局調派傳(chuan) 染病防控隊8名專(zhuan) 家趕赴災區指導衛生防疫工作。自治區疾控局也派出20名應急管理、水質監測、檢驗檢疫等專(zhuan) 家,配備移動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消殺車等,趕赴震源地定日縣開展防疫工作。
在國家疾控局專(zhuan) 家組的指導下,自治區疾控局防疫應急處置組迅速建立3個(ge) 工作小組分片包幹,分駐長所鄉(xiang) 、措果鄉(xiang) 、曲洛鄉(xiang) ,開展衛生防疫快速評估。他們(men) 根據當地受災情況、衛生資源、受損情況、既往傳(chuan) 染病疫情等信息,評估當前公共衛生隱患,為(wei) 後續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地震過後,災區群眾(zhong) 麵臨(lin) 居住環境改變、飲用水安全和環境汙染等諸多方麵威脅,極易引起急性呼吸道、腸道傳(chuan) 染病等疾病發生和流行風險。在災區現場,常常能看到身穿防護服、背著噴霧消毒器的人員在群眾(zhong) 安置點進行藥物噴灑、消毒,治理衛生環境。他們(men) 還對安置點村醫、誌願者等開展消毒技能培訓,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識和能力。
飲用水安全是防疫工作的重點。疾控專(zhuan) 業(ye) 人員持續在各受災村開展水源點監測檢測,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他們(men) 根據各水源點的清潔程度,采取相應的淨化措施,保障受災群眾(zhong) 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嚴(yan) 防病從(cong) 口入。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自治區衛生健康係統的應急指揮體(ti) 係高效運轉,馳援醫療力量統籌安排有序有力。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要依靠區內(nei) 力量基本勝任了定日地震的衛生應急任務。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以實際行動經受住了黨(dang) 和人民的檢驗,他們(men) 常被人譽以“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在大災大難麵前,人們(men) 再次賦予他們(men) “白衣戰士”的光榮稱號。
抗震救災是一場持久戰,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受傷(shang) 人員需要繼續救治,災區環境衛生需要持續改善,傳(chuan) 染病疫情需要嚴(yan) 密預防。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西藏衛生事業(ye) 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下一步,西藏將總結定日抗震救災經驗,不斷完善三級緊急醫學救援體(ti) 係,全麵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水平,為(wei) 全國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西藏貢獻。
(稿件由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