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紀念十世班禪大師圓寂30周年 > 弘法利生

【一代宗師】十世班禪與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的淵源

周晶 發布時間:2019-01-24 13:05:00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參加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成立大會(hui) 的全體(ti) 領導與(yu) 師生合影。

  紅牆蒼鬆,佛塔嵯峨,氣勢非凡。坐落於(yu) 北京德勝門外西黃寺的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在喧鬧的二環外大隱於(yu) 市。這所高等學府的成立,與(yu) 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讚有著很深的淵源。

  十世班禪是藏傳(chuan) 佛教的傑出領袖,在佛教經典的研習(xi) 上有高深的造詣,深受群眾(zhong) 的尊敬、擁護和愛戴。他一生中,積極協助黨(dang) 和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寺廟和僧尼的合法權益,同時順應社會(hui) 發展,為(wei) 使藏傳(chuan) 佛教能逐步與(yu) 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相適應,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1986年,十世班禪大師在藏區視察時,根據當地宗教寺廟的實際情況提出寺廟要進行整頓,“各寺廟不能在喇嘛的多少上互相攀比,要在學習(xi) 經典的好壞上進行攀比。”為(wei) 了使藏傳(chuan) 佛教在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再度得到弘揚,不斷發展,班禪大師在紮什倫(lun) 布寺親(qin) 自主持進行了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寺廟管理試點,取得了有價(jia) 值的經驗。他經常教育信徒既要虔誠信教,又要熱愛祖國,為(wei) 人民謀福利。


圖為(wei) 十世班禪在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成立大會(hui) 上致辭。

  為(wei) 保護和弘揚藏傳(chuan) 佛教文化,十世班禪大師親(qin) 自創辦了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並擔任院長,為(wei) 培養(yang) 擁護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熱愛祖國、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在宗教上有較高造詣的佛教高僧開創了良好的範例。

  1987年9月1日,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成立,十世班禪大師在成立大會(hui) 上表示,成立藏語係佛學院是一個(ge) 創舉(ju) ,這將改變以往的經院式的教學方法,學員不僅(jin) 要學宗教,而且要學政治。佛學院的辦學宗旨是培養(yang) 政治上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遵守黨(dang) 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珍視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團結的高級宗教界人士。

  學院創立伊始,就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弘揚藏傳(chuan) 佛教,培養(yang) 懂國家法律和政策、精通佛學的愛國愛教的高級宗教人才作為(wei) 學院的辦院方向和辦學方針。


圖為(wei) 出席成立大會(hui) 的領導視察西黃寺及校舍。

  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的成立,在我國藏傳(chuan) 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將活佛組織在一起學習(xi) 宗教、政治、科學文化知識,更是藏傳(chuan) 佛教在培養(yang) 高級僧才方麵的一個(ge) 曆史性改革,它標誌著藏傳(chuan) 佛教培養(yang) 活佛的教育由寺院式教學轉變為(wei) 現代化教學。

  經過30年的探索與(yu) 實踐,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逐步形成了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求真務實的優(you) 良作風。進入新時代,學院更加注重發揮“人才培養(yang) 主渠道優(you) 勢”和“反分裂鬥爭(zheng) 重要陣地作用”,培養(yang) 了一批批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熱愛祖國、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有較高宗教造詣的藏傳(chuan) 佛教骨幹人才,壯大了藏傳(chuan) 佛教的愛國進步力量,為(wei) 西藏和四省藏區的發展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圖為(wei) 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第一屆佛學大專(zhuan) 班畢業(ye) 。

  緬懷班禪大師的一生,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的創立隻是他豐(feng) 功偉(wei) 績中的冰山一角。他把自己一生的思想和活動,總結為(wei) “四熱愛”原則或信念,這就是“愛共產(chan) 黨(dang) ,愛祖國,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信仰的宗教”。班禪大師雖然離開了我們(men) ,但他為(wei) 祖國統一和民族進步奮鬥不息的精神,將成為(wei) 一種精神財富永留人間。(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部分資料參考《藏傳(chuan) 佛教愛國主義(yi) 教程》,圖片翻拍自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校史展)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