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yu) 青藏高原腹地,川滇藏交界,金沙江上遊,素有“高原江南”“弦子之鄉(xiang) ”之稱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人口95%為(wei) 藏族,是一個(ge) 以藏族為(wei) 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詳細]
1951年,十八軍(jun) 進西藏時,因多地都沒有公路,隻能依靠犛牛馱運。降央伯姆晚年,真誠堅定履行人大代表、民族工作者的職責,擁護新中國,實現了從(cong) 土司到民族幹部的轉變。[詳細]
先遣部隊進入萬(wan) 古荒原的昆侖(lun) 山麓,這裏沒有道路,不見人煙,眼前是一座座插入雲(yun) 際的雪山,一條條深不見底的湍澗,冰峰林立,千溝萬(wan) 壑,變幻莫測的風雲(yun) ,使人頭暈目眩。[詳細]
在他的記憶裏,在二郎山上修路的日子,幾乎沒見過太陽,印象裏總是陰雨連綿。當時,一個(ge) 排的戰士住在一個(ge) 30多平米的草棚子裏,棚子中央搭了一個(ge) 架子,下麵生著火。[詳細]
1954年9月,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一部向墨脫進發。翻越喜馬拉雅山,克服了嚴(yan) 寒、饑餓和缺氧的考驗之後,十八軍(jun) 戰士冀文正進入了墨脫縣城。[詳細]
康北地區海拔高,作物生長緩慢,糧食等匱乏,製約部隊的行進。從(cong) 解放軍(jun) 進入高原第一天起,鄧小平、劉伯承等無時無刻不為(wei) 部隊的糧食、物資的供給而揪心。[詳細]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從(cong) 四川進軍(jun) 西藏,曆時一年半,完成了從(cong) 四川到西藏的艱難行軍(jun) ,在雪域高原上書(shu) 寫(xie) 了催人淚下、千秋不朽的篇章。[詳細]
古來出征,將士們(men) 的士氣是最為(wei) 緊要的。為(wei) 了更進一步增強全軍(jun) 指戰員進軍(jun) 西藏的信心,十八軍(jun) 在1950年的元宵佳節後旋即召開慶功暨進軍(jun) 西藏誓師大會(hui)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