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1 > 2021全國兩會 > 部長通道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連線·部長通道)

發布時間:2021-03-09 14: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舉(ju) 行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圖為(wei) 梅地亞(ya) 新聞中心分會(hui) 場。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科技部部長王誌剛

  科研攻關(guan) 要科學布局持續展開

  第一時間分離出病毒,兩(liang) 周內(nei) 檢測試劑上市;積極開展有效藥物篩選,很多藥物都進入診療方案;目前已有17個(ge) 疫苗產(chan) 品進入臨(lin) 床試驗,其中7個(ge) 進入Ⅲ期臨(lin) 床試驗,4個(ge) 在國內(nei) 獲批附條件上市……科技部部長王誌剛以一組科研成果數據生動說明:人類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

  回顧一年多的抗疫曆程,在王誌剛看來,無形的寶貴經驗和有形的科研成果同樣值得總結和珍惜。一是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抗疫中科技界共有13個(ge) 部門4300多位科研人員、386個(ge) 科研團隊參加科研攻關(guan) ;二是產(chan) 學研結合。從(cong) 基礎研究到應用基礎研究、再到產(chan) 業(ye) 應用,從(cong) 研發單位到企業(ye) ,61個(ge) 學科參與(yu) 了這場“大協作”;三是我國與(yu) 國際同行進行很多交流。如與(yu) 30多個(ge) 國家就科技抗疫進行交流合作,與(yu) 多個(ge) 國家開展聯合科研攻關(guan) ,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10個(ge) 工作組,一批論文、成果得到國際同行肯定並應用。

  當前,內(nei) 防反彈、外防輸入的任務還非常艱巨。針對疫情防控,科技要有更多的支撐方法、支撐手段和支撐技術。針對病毒變異,要盡早在檢測試劑、疫苗、治療藥物方麵有更精準的辦法來應對。科研攻關(guan) 要科學布局、持續展開。王誌剛表示,“一個(ge) 是麵向當前,一個(ge) 是麵向長遠,我們(men) 要有係統布局”。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

  消費將呈現恢複性快速增長

  “商務工作聯係國內(nei) 國外,是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起著重要作用。”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以“三個(ge) 重要”闡述了今年商務工作的定位和重點。

  盡管疫情對消費特別是餐飲、住宿和零售業(ye) 造成了很大衝(chong) 擊,談及對今年消費情況的總體(ti) 判斷,王文濤表示,“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複蘇持續向好以及一係列援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今年將呈現恢複性快速增長。”王文濤表示,為(wei) 達到這一目標,應該從(cong) 四方麵入手:傳(chuan) 統消費要升級、新型消費要培育、消費平台要創新以及消費環境要改善。

  今年商務部一項重要工作是要推動農(nong) 村消費,包括鄉(xiang) 鎮建立商貿中心、電商要全覆蓋、流通在有條件的地方盡可能覆蓋等。“一方麵為(wei) 了改善農(nong) 民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麵也希望出台一些政策,運用市場化方式,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ye) 下沉服務農(nong) 村,擴大農(nong) 村消費。”

  在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方麵,王文濤表示,擴大開放是我國一直堅定不移走的道路。去年,中國引進外資逆勢增長,達到了1444億(yi) 美元,成為(wei) 全球第一引資大國。我國利用外資在全球的占比以前沒有超過10%,去年的占比可能達到19%。更可喜的是結構有了很大的優(you) 化,高技術產(chan) 業(ye) 的引資占到了29.6%。“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引資力度,全麵擴大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環境。”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

  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

  “中小企業(ye) 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在吸納就業(ye) 、促進經濟增長方麵作出了很大貢獻。”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介紹,作為(wei) 主管部門,工信部將推進國家和各部委針對中小企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落實落地、見到成效,也要結合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提供各方麵服務,促進中小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製造業(ye) 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係,要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一是保持產(chan) 業(ye) 鏈完整,實施強鏈補鏈行動,把弱項和短板補齊;二是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麵進一步提升製造業(ye) 水平;三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對傳(chuan) 統行業(ye) 實施現代化技術改造,並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四是鼓勵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做好優(you) 勢集群;五是鼓勵發展龍頭企業(ye) ,特別是領軍(jun) 企業(ye) ;六是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肖亞(ya) 慶這樣闡釋如何推進製造業(ye) 在進一步提升總量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

  談及疫情對我國數字化轉型發展帶來的啟示時,肖亞(ya) 慶說:“數字經濟在危機中、困難中也有新的機遇,正在大踏步向前邁進,特別是工業(ye) 經濟正在向著數字經濟大踏步地邁進。”肖亞(ya) 慶表示,下一步,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要進一步夯實;5G垂直應用的各種場景要進一步拓展;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擴大消費;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和各行各業(ye) 融合,催生出更多的新業(ye) 態、新應用。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