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賬本”感受政策力度和民生溫度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審議《關(guan) 於(yu) 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對經濟恢複的必要支持力度;嚴(yan) 峻的收支形勢下,如何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減稅降費如何繼續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就“國家賬本”中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代表委員和專(zhuan) 家學者。
3.2%:如何看待今年的赤字率
“翻開‘國家賬本’,能夠感受到預算報告體(ti) 現了黨(dang) 和國家的發展戰略意圖。”全國人大代表、雲(yun) 南省財政廳廳長張岩鬆表示。
2020年,我國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衝(chong) 疫情影響,特殊時期采取特殊舉(ju) 措,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發行1萬(wan) 億(yi) 元抗疫特別國債(zhai) ,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比上年增加1.6萬(wan) 億(yi) 元。
通過加大政策對衝(chong) ,有力有效應對了疫情衝(chong) 擊。“2020年預算執行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為(wei) ‘六穩’‘六保’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財政保障。”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潘越說。
作為(wei) 重要的宏觀政策,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繼續發力?預算報告提出,2021年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赤字規模為(wei) 3.57萬(wan) 億(yi) 元;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安排3.6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減少1000億(yi) 元;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zhai) 。
赤字率是財政赤字與(yu) 同期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間的比例關(guan) 係,如何理解今年的赤字率安排?“赤字率從(cong) 去年的3.6%以上,調低為(wei) 今年的3.2%左右,這樣的安排有利於(yu) 保持必要支出強度,保障重點支出需要,有利於(yu) 釋放出不搞‘強刺激’、注重高質量發展的明確信號,有利於(yu) 增強財政的可持續性,並為(wei) 隨時應對可能的新風險挑戰留足政策空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廈門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鄧力平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wei) ,財政赤字率取決(jue) 於(yu) 對公共風險與(yu) 財政風險的權衡,“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前所未有,公共風險水平急速上升,財政政策就要去對衝(chong) 公共風險。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製,經濟逐步恢複,公共風險水平明顯下降,財政風險也要適當收斂”。
“2021年財政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需要,合理安排了赤字、債(zhai) 務、支出規模,體(ti) 現出調控精準、不急轉彎,把握好時度效。”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
值得關(guan) 注的是,今年赤字率、專(zhuan) 項債(zhai) 雖然較2020年有所降低,但仍高於(yu) 2019年的水平。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羅誌恒分析,2021年的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在曆史上看屬於(yu) 較高水平,財政政策仍是積極的,保持了對經濟恢複必要的支持力度。
“調低赤字率、壓縮專(zhuan) 項債(zhai) 務規模並不意味著支出強度降低了。由於(yu) 經濟增長率預計將較大幅度超出2020年,GDP規模放大了,赤字率降低並不會(hui) 大幅減少赤字絕對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說。
負增長:政府如何過緊日子
2021年財政收支形勢十分嚴(yan) 峻,預算平衡難度進一步加大。如何更好應對收支矛盾,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資金需求?
對此,預算報告明確,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超過25萬(wan) 億(yi) 元,增長1.8%,財政支出總規模比去年增加,重點仍是加大對保就業(ye) 保民生保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力度,著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資金需求,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方麵,節用為(wei) 民,確保基本民生支出隻增不減。2021年,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進一步大幅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地方財政也要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
“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僅(jin) 僅(jin) 是現階段的要求,也是一個(ge) 新常態。各級政府要按照績效管理要求,花好每一分錢,不能敞開隨意花錢,必須精打細算。”劉尚希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雲(yun) 南省普洱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主任何春也認為(wei) ,政府過緊日子是長期方針政策,“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運行壓力增加,要堅決(jue) 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增收節支、厲行節約”。
政府過緊日子,是為(wei) 了人民過好日子。翻開“國家賬本”,一項項加強民生保障的資金安排充分體(ti) 現“溫度”。
2021年,中央財政就業(ye) 補助資金安排559億(yi) 元,增加20億(yi) 元;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補助經費安排1770億(yi) 元,增長4.3%;進一步提高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至4.5%;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安排1473億(yi) 元;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580元……
“我國不斷調整優(you) 化收支結構,在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的同時,突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領域,確保民生支出隻增不減,使改革成果惠及全體(ti) 人民,確保全年預算平衡和財政穩定運行。”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同時,今年的預算安排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在支持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麵的重要作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安排6100億(yi) 元,增加100億(yi) 元,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liang) 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設……
“推動創新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重點在於(yu) 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培養(yang) 核心競爭(zheng) 力。預算報告堅持把科技創新等支出作為(wei) 財政支出重點領域,聚焦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優(you) 化支出結構,調整支出政策,在相關(guan) 領域投入與(yu) 發展任務相匹配的資金,進一步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推進我國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化升級。”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說。
2.8萬(wan) 億(yi) 元:直達資金如何常態化
2020年,我國創新實施新增財政資金直達機製。對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zhai) 2萬(wan) 億(yi) 元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製,確保新增中央財政資金“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去年的實踐證明,直達機製極大豐(feng) 富了‘精準滴灌’的政策工具箱,實現了宏觀政策實施方式的重大改革創新,推動資金快速精準投放到終端,確保了財政資金用到基層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領域。”戴運龍代表說。
何春委員也認為(wei) ,通過直達機製的實施,財政資金在保居民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以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為(wei) 各地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何把直達機製常態化,一直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預算報告提出,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製,擴大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範圍,將直接用於(yu) 基層財力保障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和地方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具備條件的專(zhuan) 項轉移支付納入直達機製範圍,涉及中央財政資金2.8萬(wan) 億(yi) 元,基本實現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全覆蓋。
“財政資金直達機製常態化,有利於(yu) 保障財政資金得到精準有效使用,反映出推進財政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心,確保財政資金能夠真正用在刀刃上,提高財政資金效率,切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潘越代表說。
劉尚希委員認為(wei) ,中央財政資金直達機製有利於(yu) 防止資金被截留挪用,大大縮短了財政資金在途時間,為(wei) 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提供了更大確定性,“同時,這對資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如何做到資金精準匹配、如何充分發揮資金效果等”。
對此,預算報告提出,進一步提高直達資金管理水平,優(you) 化分配流程,加強執行分析,完善直達資金監控係統,增強預警和分析功能,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促進資金快速落實到位、規範安全使用。
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更需強調資金績效,如何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2021年,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ti) 係,將績效管理實質性嵌入預算管理流程,加強績效結果應用。
白景明分析,2021年預算安排全方位落實績效管理要求,具體(ti) 講,就是要形成公共產(chan) 品供給資金投入標準科學、資金使用約束有力、資金效益清晰準確的預算管控體(ti) 係。
“今年預算報告更加突出績效導向,把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好用到位,這也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重要體(ti) 現。”張岩鬆代表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張伯禮代表:為抗疫做出貢獻的都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在這次抗疫過程中,默默無聞,為抗疫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最可愛的人![詳細] -
馬一德代表:中國知識產權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經牢牢架起
他說,中國知識產權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經牢牢架起。[詳細] -
張金海代表:建議設立中國環衛工人節
他希望通過努力讓家園更生態、更環保、更美麗,並建議設立中國環衛工人節,不斷提升全國300萬環衛人的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