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是怎樣形成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先驅們(men) 創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內(nei) 涵豐(feng) 富、意境深遠,跨越時空、曆久彌新。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對於(yu) 新時代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先驅在20世紀20年代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產(chan) 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凝聚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勵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開拓前行。
民族複興(xing) 曆史任務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時代背景。慶祝建黨(dang) 百年之際,浙江嘉興(xing) 的南湖革命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紅船起航”主題展覽日均參觀人數超過10000人次。南湖革命紀念館基本陳列“紅船起航”主題展覽由“救亡圖存”、“開天辟地”、“光輝曆程”、“走向複興(xing) ”4個(ge) 部分組成,全麵展現100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偉(wei) 大勝利的光輝曆史。圖為(wei) 參觀者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內(nei) 參觀紅船模型及多媒體(ti) 場景重現。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民族複興(xing) 曆史任務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時代背景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wei) 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以後,中國逐步淪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西方列強紛至遝來,強迫中國割地、賠款,攫取種種特權;腐朽的清政府日益成為(wei) 外國資本主義(yi) 統治中國的工具,賣國無能,扼殺中國生機。帝國主義(yi) 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yi) 和人民大眾(zhong) 的矛盾,成為(wei) 近代中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
從(cong) 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成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wei) 大的夢想;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成為(wei) 中國人民的兩(liang) 大曆史任務。正是在這個(ge) 偉(wei) 大的時代主題下,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所蘊含的各個(ge) 因素開始孕育、形成,並在不斷的鬥爭(zheng) 中豐(feng) 富、發展。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理論來源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陷於(yu) 彷徨和苦悶中的中國人民由此看到了解決(jue) 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一批讚成俄國十月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產(chan) 主義(yi) 思想的先進分子開始在中國出現。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台,顯示出強大力量,馬克思主義(yi) 也開始在中國廣泛傳(chuan) 播。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yi) 旗幟下,積極投身群眾(zhong) 鬥爭(zheng) 實踐,到工人中調查生活、宣傳(chuan) 革命、辦學校、辦工會(hui) 。隨著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進一步傳(chuan) 播,與(yu) 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推動了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萌發。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dang) ”,偉(wei) 大建黨(dang) 活動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近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正式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外開放。本次集中開放的革命活動舊址包括北京李大釗故居、《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等。圖為(wei) 講解員為(wei) 前來參觀李大釗故居的學生做介紹。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偉(wei) 大建黨(dang) 活動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dang) ”。在共產(chan) 國際幫助下,中國先進分子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hui) 等組織,成立了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他們(men) 致力於(yu) 研究宣傳(chuan) 馬克思主義(yi) ,同反馬克思主義(yi) 思潮展開論戰,組織工人群眾(zhong) ,籌建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上海召開,一個(ge)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為(wei) 行動指南的、完全新式的無產(chan) 階級政黨(dang) 誕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後,迅速領導各地黨(dang) 組織開展勞工運動和黨(dang) 團建設。1922年7月黨(dang) 的二大召開,製定黨(dang) 的民主革命綱領,誕生第一部黨(dang) 章,健全中央領導機構,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建工作順利完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創建過程,在實踐中建立了黨(dang) 的組織,在精神上形成了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形成的文化土壤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強不息、敬業(ye) 樂(le) 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yi) 勇為(wei) 、孝老愛親(qin) 等傳(chuan) 統美德,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中國先進分子以國家興(xing) 亡為(wei) 己任,鄭重選擇和廣泛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真理,激活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為(wei)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豐(feng) 富的文化和精神滋養(ya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