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丨這門課,有溫度
湖南長沙嶽麓書(shu) 院內(nei) ,一群群學生圍在老師周圍,聆聽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知識,這是湖南大學“移動”思政課堂上的場景。
在上海交通大學南蘇園的“微型洱海”旁,有這樣一堂“沉浸式”思政課:退休老教授動情地為(wei) 學生們(men) 講述“治水人”將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的故事。
在一堂“雲(yun) 端”思政課上,主講老師展示了兩(liang) 張照片:一張是17年前父親(qin) 抗擊非典的影像,一張是17年後長大的孩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身影。這引發了屏幕前學生們(men) 的思考,“我能為(wei) 國家、為(wei) 自己的青春做些什麽(me) 呢?”
“講好思政課不容易,因為(wei) 這個(ge) 課要求高。”在福建、浙江工作時,習(xi) 近平多次為(wei) 學生講過思政課。
“‘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今年兩(liang) 會(hui) ,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hui) 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
如何上好“大思政課”?
“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曆史是最好的老師”“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出了“大思政課”的“教案”。
“大思政課”之“大”,就在於(yu) 其意蘊不止在課堂內(nei) 。
發生在中國960萬(wan) 平方公裏大地上的故事,是“大思政課”最生動、最有溫度的教材。
2020年9月,習(xi) 近平在湖南大學嶽麓書(shu) 院考察,同正在開展思政課現場教學的師生們(men) 親(qin) 切交流。習(xi) 近平勉勵大家,要“充分運用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緊密聯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的奮鬥曆程,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內(nei) 在道理,深刻領悟為(wei) 什麽(me) 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社會(hui) 主義(yi) ”。
新時代的年輕學子牢記總書(shu) 記的諄諄教誨,從(cong) 曆史和現實中探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
——“在紀念館看到文物實物、油畫雕塑、實景還原等多種展示,對建黨(dang) 曆程、建黨(dang) 故事、建黨(dang) 初心、建黨(dang) 精神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一位大三學生在“大思政課”中有了更深的感悟。
——圍繞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深圳中小學開展百幅名畫、百首名曲、百部名著、百部電影進校園活動。
——傾(qing) 聽紅軍(jun) 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渡湘江所麵臨(lin) 的巨大困難和一次次壯烈無比的戰鬥故事,一批批學生在紅軍(jun) 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開展“重溫黨(dang) 史,緬懷先烈”實踐活動。
在上海中共一大會(hui) 址、在浙江嘉興(xing) 南湖、在貴州遵義(yi) 、在河北西柏坡……一堂堂具有廣闊視野的“大思政課”正在展開。
“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指出。
經過8年的不懈奮鬥,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從(cong) 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到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ge) 角落。
一個(ge) 個(ge) 感人的脫貧攻堅故事就是“大思政課”的現實教材,它生動闡釋了“人民為(wei) 什麽(me) 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命題。
青海剛察縣扶貧產(chan) 業(ye) 試驗示範園區
一年多前,來自全國的醫療隊、醫務人員在萬(wan) 家團圓的除夕之夜奔赴武漢共同戰疫,我們(men) 用10多天時間在武漢先後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用3個(ge) 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jue) 定性成果......
驚心動魄的疫情阻擊戰,也正是“大思政課”的現實教材。它生動地詮釋: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就沒有中國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
2021年6月14日,晚霞映照下的武漢兩(liang) 江四岸格外美麗(li) ,吸引許多市民和遊客在江邊駐足欣賞。
“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對於(yu) 思政課的實踐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樣高度重視。
在貴州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侗族姑娘吳海燕,便開啟了“大思政課”的“實踐活動”。
吳海燕畢業(ye) 後,選擇回到群山環抱之中的家鄉(xiang) ,成為(wei) 了一名村官。“黨(dang) 中央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回到家鄉(xiang) ,我相信自己大有可為(wei) !”這個(ge) 23歲的年輕人神情篤定。
作為(wei) 村裏為(wei) 數不多會(hui) 使用電腦的人,吳海燕每天通過網絡平台“花式”推廣自己的家鄉(xiang) 以及糯米、鹹鴨蛋、何首烏(wu) 等村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
大學生村官、駐村第一書(shu) 記、抗擊疫情誌願者、一線醫護人員……越來越多像吳海燕一樣的年輕學子成為(wei) 了這門“大思政課”的實踐者。
鮮活生動的思政課素材,正是億(yi) 萬(wan) 中國人已經書(shu) 寫(xie) 和正在書(shu) 寫(xie) 的時代篇章。
這門有溫度的“大思政課”,將培養(yang) 出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吳璿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校對丨欒熙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時政新聞眼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參觀這個重要展覽
“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參觀相關主題展覽。[詳細] -
學習進行時丨感動習近平的那些抗戰英雄
2020年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詳細] -
習近平: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第12期《求是》雜誌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以史為鏡、以史明誌,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