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1 >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 圖片新聞

青春之歌,這young唱

發布時間:2021-05-05 08:2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1年4月19日,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這是習(xi) 近平離開學校時,同師生們(men) 揮手致意。

  燦爛五月,我們(men) 迎來又一個(ge) 五四青年節。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yu) 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為(wei) 人民戰鬥、為(wei) 祖國獻身、為(wei) 幸福生活奮鬥,譜寫(xie) 出一曲曲壯麗(li) 的青春之歌。

  2021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年輕人該如何用青春書(shu) 寫(xie) 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曆史的華彩篇章?

  “廣大青年要肩負曆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wei) 祖國、為(wei) 民族、為(wei) 人民、為(wei) 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li) 之花。”今年4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這樣勉勵青年。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好兒(er) 女誌在四方,有誌者奮鬥無悔”“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wei) 現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非常重視青年工作,常鼓勵青年追求夢想、努力奮鬥。諄諄良言、殷殷囑托,點燃廣大青年的奮鬥熱情,用實際行動唱好青春之歌。

  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習(xi) 近平寄語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cong) 黨(dang) 史學習(xi) 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ge) 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樹立為(wei) 祖國為(wei) 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


天津醫療隊黨(dang) 支部在抗疫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cong) 救治到防控,從(cong) 科研攻關(guan) 到設備生產(chan) ,眾(zhong) 多“90後”“95後”組成戰“疫”一線的青年突擊隊,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

  民族複興(xing) 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

  2020年7月7日,習(xi) 近平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畢業(ye) 生回信,肯定了他們(men) “奔赴新疆基層工作,立誌同各族群眾(zhong) 一起奮鬥,努力成為(wei) 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的人生選擇。


塔裏木油田公司的兩(liang) 名青年職工在氣田巡檢。

  “無數石油人就是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壯誌豪情,拓荒探油采油,奮戰荒漠戈壁,踐行著‘我為(wei) 祖國獻石油’的莊嚴(yan) 承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陳騰輝,畢業(ye) 後選擇前往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工作。

  “隻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去往塔中油田的沙漠公路途中,矗立著這樣的標語。這是無數石油人的人生寫(xie) 照,也見證著當代青年人為(wei) 國奮鬥的精神。

  學習(xi) 是成長進步的階梯,實踐是提高本領的途徑。

  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yu) 青年代表座談。總書(shu) 記指出,廣大青年要堅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增強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如饑似渴學習(xi) ,既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又及時更新知識,既刻苦鑽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yu) 時代發展和事業(ye) 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青年航天人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在奮發有為(wei) 中踐行初心使命。

  近年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關(guan) 團隊圓滿完成了長征五號首飛任務,先後突破多項關(guan) 鍵技術並有效化解生產(chan) 瓶頸,全麵保證長征五號遙三複飛取得圓滿成功,並為(wei) 後續各項宇航工程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個(ge) 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2歲,35歲以下青年超過80%。

  2020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211廠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團隊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青年科研人員在做產(chan) 品試驗。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國產(chan) 大飛機衝(chong) 上雲(yun) 霄……無數成就的背後,凝結著青年的努力,閃耀著青年的智慧。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麵,壯筋骨、長才幹,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正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譜寫(xie) 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需要當好隻爭(zheng) 朝夕的行動者、腳踏實地的實幹家。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一大批“80後”“90後”青年人在一線衝(chong) 鋒陷陣、揮灑青春,踐行初心和使命。

  時代楷模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hui) ,毅然回到家鄉(xiang)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qing) 情投入,訪遍貧困戶,帶領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美好青春定格在了30歲......

  廣大青年成為(wei) 脫貧攻堅的突擊隊和生力軍(jun) ,在脫貧攻堅戰場練就過硬本領,貢獻青年智慧和青春力量。


廣西馬山縣林圩鎮伏興(xing) 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周福波(左一)在查看村裏已經掛果的三華李。

  奮鬥,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廣大青年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麵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ye) 績,一定會(hui) 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奇跡!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吳璿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欒熙彥

  視覺丨楊麗(li) 璿

  校對丨張亞(ya) 楠

(責編: 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