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1 > 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 圖片新聞

青春之歌|我和我的祖國

發布時間:2021-05-05 13:07:00來源: 央視網

  編者按:“當代中國青年是與(yu) 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視青年、關(guan) 懷青年、信任青年。總書(shu) 記與(yu) 青年在一起,有歡笑,有感動,還有許多動聽的歌聲。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央視網《人民領袖習(xi) 近平》欄目推出《青春之歌》係列報道,一起重溫總書(shu) 記與(yu) 青年朋友的暖心互動,感受青春的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留下一首讚歌……”

  2019年1月17日,正在天津考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南開大學看望師生。臨(lin) 走時,守在校園廣場上的數千南開師生自發唱起了這首歌,歌聲如波濤湧動,“愛我中華”“振興(xing) 中華”的口號一浪高過一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頻頻向大家揮手致意。

  “當時心情很激動,想向總書(shu) 記表達我們(men) 當代青年愛國的心和報國的誌向。”有青年學子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景。

  歌聲深情、口號振奮,似在堅定回應總書(shu) 記當天提到的“愛國三問”——

  “你是中國人嗎?”

  “你愛中國嗎?”

  “你願意中國好嗎?”

  1935年9月17日,麵對積貧積弱的國家,老校長張伯苓在南開新學年“始業(ye) 式”上提出“愛國三問”,承載著當時中國人的救國理想,振聾發聵。

  穿越時空,質樸厚重的三問依然蘊藏無窮力量。

  這次到南開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愛國三問”給出了極高評價(jia) ,他說:“這既是曆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men) 就要把這個(ge) 事情做好。”

2019年1月17日,習(xi) 近平在天津南開大學向學生揮手致意。
2019年1月17日,習(xi) 近平在南開大學向學生揮手致意。

  百年南開史,濃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與(yu) 氣節。在南開大學校史展覽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駐足在一幅幅照片、一份份史料前,端詳著、思考著。“吾人為(wei) 新南開所抱之誌願,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總書(shu) 記輕聲念誦,直言“說得好!”

  他勉勵大家:“當年開辦南開大學,就是為(wei) 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去培養(yang) 人才的。我們(men) 現在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階段,我們(men) 要把學習(xi) 的具體(ti) 目標同民族複興(xing) 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為(wei) 之而奮鬥。”

  青年的人生目標會(hui) 有不同,職業(ye) 選擇也有差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認為(wei) ,隻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yu) 時代同步伐、與(yu) 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jia) 值、升華人生境界。

  一路走來,總書(shu) 記的一言一行都對此作出了生動的詮釋。

  15歲時知青下鄉(xiang) ,去的是條件最艱苦的地方之一;21歲時在梁家河當大隊書(shu) 記,帶領村民建成了陝西省的第一口沼氣池;25歲時從(cong) 清華大學畢業(ye) ,穿上軍(jun) 裝進入中央軍(jun) 委辦公廳工作,3年後主動申請調到基層,當地人說:“習(xi) 書(shu) 記在正定工作的幾年間,正定的變化非常大……老百姓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有青年感慨:“總書(shu) 記是我們(men) 的學習(xi) 榜樣和人生導師,他的個(ge) 人成長經曆為(wei) 我們(men) 的學習(xi) 成長帶來無盡動力。”

2021年4月19日,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
2021年4月19日,習(xi) 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視青年、關(guan) 懷青年、信任青年。一句“中國夢是我們(men) 的,更是你們(men) 青年一代的”,讓年輕人理解了總書(shu) 記對青年一代的寄望之深;一句“要實學實幹,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孜孜不倦、如饑似渴”,讓青年體(ti) 會(hui) 到了老師對學生的誨諭;一句“我們(men) 要用欣賞和讚許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創新創造,積極支持他們(men) 在人生中出彩”,讓青年感受到了長輩對晚輩的疼惜。

  “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men) 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ge) 世界了,也不像我們(men) 當年那麽(me) ‘土’了……”總書(shu) 記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說的這句話引發了無數共鳴。

  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麵臨(lin) 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e) 的人生際遇,也麵臨(lin) 著“天將降大任於(yu) 斯人”的時代使命。

  “80後”黃文秀研究生畢業(ye) 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hui) ,把雙腳紮進家鄉(xiang) 泥土,在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的1年零82天裏,幫助全村88戶418人脫貧,將當地的貧困發生率從(cong) 22.88%降到2.71%。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她點讚——“譜寫(xie) 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研製團隊的成員陸朝陽一直保存著多年前老師發來的一條短信——“希望你們(men) 努力學習(xi) ,早日歸來,為(wei) 民族複興(xing) 作出貢獻!”如今,學成歸國效力多年的他成果迭出,是國際量子科學領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輕人之一。

2020年3月23日,武漢市第一醫院一些醫護人員在武漢天河機場為(wei) 廣東(dong) 第14批援鄂醫療隊送行。
2020年3月23日,武漢市第一醫院一些醫護人員在武漢天河機場為(wei) 廣東(dong) 第14批援鄂醫療隊送行。

  疫情之下的至暗時刻,4.2萬(wan) 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wan) 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後”甚至“00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

  流動的中國,到處是心懷家國的青春之“我”。

  102年前,五四青年高呼:“中國不亡,有我!”102年後,新時代青年依然高呼:“中國必強,有我!” 這是曆史的回聲,也是時代的新聲。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