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繁榮之路》第一集《大道同行》
這是一條從(cong) 曆史中走來的路。
不同時空裏,中國人於(yu) 陸海之中,開辟通道,濃墨重彩地書(shu) 寫(xie) 了世界曆史上著名的“絲(si) 綢之路”。
對曆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曆史。
2013年秋天,習(xi) 近平主席先後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ya) 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重大倡議。
共建“一帶一路”,植根曆史,更是中國直麵時代之問、世界之問的響亮回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
中共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hui) 原主任陳理:“你必須在考慮自身發展的同時,你要考慮其他國家一起來合作,一起來實現大家的共同發展。”
大英圖書(shu) 館中國館原館長、英國著名漢學家吳芳思:“這是一個(ge) 新的出發點,這可能基於(yu) 古老的思想,但這是全新的起點。”
這是一次全新的出發。
每一個(ge) 重要國際場合,習(xi) 近平主席向世界闡明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理念;每一次出訪,他親(qin) 自推動契合彼此發展需求的務實項目落地。
2015年3月28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15年年會(hui) 上的主旨演講:“‘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十年間,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大寫(xie) 意”到“工筆畫”,從(cong)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
今天,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wei) 目標,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堅定前行。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鄭柵潔:“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世界經濟,特別是共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持久的動力,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促進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十年時間,中國與(yu) 共建國家攜手,跨越海洋、連通島嶼,穿梭群山峽穀,藍色星球上書(shu) 寫(xie) 下發展的奇跡。一個(ge) 個(ge) 鐵路、橋梁、機場、港口,編織互聯互通的網絡,一個(ge) 個(ge) 工廠、產(chan) 業(ye) 園區、農(nong) 業(ye) 園,交織希望與(yu) 信心。
英國劍橋大學前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zhuan) 家馬丁·雅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改變了世界,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
今天,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wei) 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吸引了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0多個(ge) 國際組織參與(yu) 其中。有關(guan) 合作理念和主張更是被寫(xie) 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重要國際機製的成果文件當中。
麵向未來,關(guan) 於(yu) 這條通向繁榮的大道,探索還將繼續。
習(xi) 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hui) 上指出:“我相信,隻要我們(men) 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men) 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yu) 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們(men) 的事業(ye) 會(hui) 像古絲(si) 綢之路那樣,流傳(chuan) 久遠,澤被後代”。
撰 稿丨丁雅妮 葉丁華導 演丨常江主攝像丨張冉 李偉(wei) 鵬剪 輯丨何俊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通向繁榮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今晚播出 亮點搶先看
“鐵路一通,兩國之間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讓我們把這條鐵路當作一條金路、銀路。敬請收看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大型紀錄片《通向繁榮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詳細] -
《通向繁榮之路》第一集《大道同行》今晚播出 亮點搶先看
陸海間,曾創造出世界曆史上璀璨的“絲綢之路”。大英圖書館中國館原館長、英國著名漢學家吳芳思:“這是一個新的出發點,這可能基於古老的思想,但這是全新的起點。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