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華時評·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科技合作 鋪就創新之路

發布時間:2023-10-12 15:3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推進科技合作 鋪就創新之路

  新華社記者王希

  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永恒主題,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ge) 創舉(ju) ,搞好‘一帶一路’建設也要向創新要動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創新”始終是各方聚焦的高頻詞匯。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優(you) 化創新環境,加速集聚創新資源,共同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帶來的機遇,為(wei) 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在日前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中,創新領域取得的相關(guan) 進展令人振奮——

  共建國家科技創新合作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與(yu) 80多個(ge) 共建國家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2013年以來,中國支持逾萬(wan) 名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計培訓共建國家技術和管理人員1.6萬(wan) 餘(yu) 人次;累計幫助50多個(ge) 非洲國家建成20多個(ge)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在農(nong) 業(ye) 、新能源、衛生健康等領域啟動建設50餘(yu) 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數字絲(si) 綢之路”建設亮點紛呈。從(cong) 推動區域性數字政策協調,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到積極推進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數字交通走廊……各方促進科技同產(chan) 業(ye) 、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優(you) 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推動形成區域協同創新格局,不斷縮小數字鴻溝。

  實踐充分證明,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不僅(jin) 為(wei) 共建國家經濟轉型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注入新動能,也給各國民眾(zhong)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帶一路’是不折不扣的技術轉讓途徑,除了為(wei) 肯尼亞(ya) 創造數以千計的就業(ye) 崗位外,還為(wei) 當地帶來大量鐵路技術專(zhuan) 業(ye) 知識,培養(yang) 了一批工程師和司機。”肯尼亞(ya) 《民族日報》網站發文如是說。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形成曆史性交匯,共建國家開展科技創新合作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再過幾天,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要召開。從(cong) 新的起點出發,隻要各方攜手並肩、堅定前行,就一定能激發創新潛能,推動美好願景不斷變為(wei) 現實。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