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唯一拉祜族自治縣喜迎70華誕: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

發布時間:2023-03-31 15: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3月30日電 (記者 胡遠航)雲(yun) 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羅愛平30日表示,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瀾滄縣成立70周年來,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實現了從(cong) 貧窮到富裕、從(cong) 百廢待興(xing) 到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從(cong) 物資高度短缺到產(chan) 品極大豐(feng) 富、從(cong) 封閉落後到開放前沿的巨變,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曆史奇跡。

  當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在昆明召開。羅愛平介紹該縣70年來的發展曆程及成就。

  羅愛平稱,70年來,瀾滄全縣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53年,全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僅(jin) 924萬(wan) 元;2022年達到142.83億(yi) 元,比1953年增長1545倍。2022年城鎮和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03元、14107元,比1997年的3540元、1953年的49元增長8.7倍和286.9倍。

  與(yu) 此同時,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趨完善:瀾滄縣不僅(jin) 是“國家級產(chan) 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還是“雲(yun) 南省旅遊強縣”“省級旅遊扶貧示範縣”。城鄉(xiang) 變化翻天覆地:瀾滄景邁機場建成通航,思瀾高速公路建成通車,5條出縣交通主幹道全部建成二級公路,所有建製村及95%以上的村民小組道路實現硬化,全縣公路裏程突破1萬(wan) 公裏、居普洱市首位;行政村光纖寬帶、4G網絡和重點區域5G網絡實現全覆蓋。惠民成果更加豐(feng) 碩:學前三年毛入學率、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提高到86.91%、96.45%、87.95%;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由1953年的4所增加到2022年的239所,增長近60倍。

  值得一提的是,瀾滄是由原始社會(hui) 末期、封建領主製向地主製轉化時期直接過渡到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民族“直過區”,曾是國家592個(ge) 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省27個(ge) 深度貧困縣之一。2020年11月13日,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瀾滄縣脫貧摘帽,全縣156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57996戶211173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實現整族脫貧,真正實現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縣“一步千年”的曆史性跨越。

  此外,瀾滄縣成立70周年來,還借助與(yu) 緬甸接壤的地緣優(you) 勢,積極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yu) 周邊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交流合作,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7.5億(yi) 美元。

  中共瀾滄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羅嘉明透露,為(wei) 迎接成立70周年,瀾滄縣還將於(yu) 4月6日至4月10日,舉(ju) 辦迎賓晚會(hui) 、70周年慶祝大會(hui) 、國家民委“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送戲活動、70周年成就展、特色產(chan) 品展、非遺文化展、文旅體(ti) 驗等一係列慶祝活動。

  瀾滄縣地處雲(yun) 南省西南部,因瀾滄江而得名。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拉祜族人口占全國拉祜族人口的一半、全球拉祜族人口的三分之一。瀾滄縣也是電影《蘆笙戀歌》誕生的地方,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和蘆笙舞,有全球迄今發現最古老的樹齡達1700餘(yu) 年的過渡型大茶樹——邦崴千年古茶樹,有全世界發現種植年代最久遠、連片麵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景邁山千年萬(wan) 畝(mu) 古茶林,素有“世界拉祜之根、千年古茶之源”的美譽。(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