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供應高強度鋼材,天津提供精密傳(chuan) 感器,北京企業(ye) 自研的AI係統當“監工”……在小米汽車工廠,平均每76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車下線的忙碌場景,讓京津冀協同發展態勢清晰可感。
產(chan) 業(ye) 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ye) 互聯網、高端儀(yi) 器設備和工業(ye) 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6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5個(ge) 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逐漸成為(wei) 匯聚三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的重要抓手。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11周年之際,京津冀區域經濟總量突破11萬(wan) 億(yi) 元。記者探訪“六鏈五群”,從(cong) 11個(ge) 具有代表性的產(chan) 品和項目中領略三地產(chan) 業(ye) 協同的新圖景。
亮出家底共享
一款工業(ye) 機器人能挑起多重的擔子?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將答案刷新到600噸,開年以來,海外訂單紛至遝來。“外國客戶都看好,但出海就碰上了‘第一關(guan) ’。”公司董事長任誌勇說。
工作人員在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組裝設備。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客戶臨(lin) 時提出所有零配件均需要符合當地標準,企業(ye) 一時間根本找不到“補位”供應商,隻好嚐試向政府求助。“沒想到天津工信部門對三地的企業(ye) 情況都‘門兒(er) 清’!”任誌勇說,沒多久,他們(men) 就和天津的西門子、北京的施耐德等企業(ye) 順利牽手,核心零配件全部按時到位。
京津冀聯手繪製的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圖譜回應了任誌勇的感慨。
“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環節到重點企業(ye) 庫全部厘清、共享,等於(yu) 亮出了各自的家底,實現優(you) 勢互補。”天津市工信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孫洪磊說。
天津市天森智能設備有限公司廠房內(nei) ,一台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是三地工業(ye) 母機產(chan) 業(ye) 鏈“卡點”攻關(guan) 的最新成果。
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呂峙瑩表示,公司與(yu) 多所京津的高校合作建立創新平台,與(yu) 河北多家機床企業(ye) 成功對接,促使研發的新產(chan) 品迅速應用落地。
梳理繪製產(chan) 業(ye) 圖譜的過程中,三地不僅(jin) 聯合攻關(guan) 了一批技術“卡點”,也突破了很多“堵點”。以氫能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例,2024年,三地根據梳理出的10個(ge) 區域內(nei) “缺失環節”精準招商。如2024年5月,北京大興(xing) 區引入外資建立北京歐美清能谘詢有限公司,助力京津冀氫能裝備企業(ye) 出海。
尋找最大公約數
透過屏幕便能監測土地狀況,輕點按鈕就能實現遠程種植,這套智慧農(nong) 業(ye) 係統是科芯(天津)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核心產(chan) 品。7年前,董事長胡建龍從(cong) 北京來到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我們(men) 以更低成本享受到了‘中關(guan) 村’的政策環境。”胡建龍說。
科芯(天津)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實驗室查看農(nong) 作物生長情況。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上述故事不是孤例。仍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例,三地不僅(jin) “共造一輛車”,也“開通一條路”。2024年4月,京津塘高速自動駕駛幹線物流測試場景全線貫通,開啟了“跨省測試”新篇章。
合作,是京津冀的常態。2024年,京津產(chan) 業(ye) 握手鏈接洽談會(hui) 簽約53個(ge) 項目、意向投資額超300億(yi) 元,北京輸出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0多億(yi) 元增長到840多億(yi) 元。
在2024年4月更名的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來自三地的一批科研平台和中試基地相繼落戶。坐落於(yu) 此的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內(nei) ,一種新材料正接受驗證。
“這款新型樹脂材料如能投入量產(chan) ,將在藥用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天津南開和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振祿說。
做大區域蛋糕
去年年底,位於(yu) 天津的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飛騰係列國產(chan) CPU總銷量突破1000萬(wan) 片。“在京津冀協同創新的物力、智力、資源支持下,企業(ye) 才有今天的發展。”公司副總經理郭禦風說。
相距不遠的麒麟軟件有限公司也逐步在信創市場確立了核心地位。“我們(men) 與(yu) 京津冀生態夥(huo) 伴強強聯手,在研發創新之路上不斷求索。”公司董事長諶誌華說。
在區域經濟總量11年連跨6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的京津冀,以“六鏈五群”為(wei) 代表的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發展的強勁動能。
根據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專(zhuan) 題工作組發布的《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十周年報告》數據計算,2023年,僅(jin) 京津冀“五群”的總規模已超3.2萬(wan) 億(yi) 元,其中,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占全國比重已超一半。
蛋糕做大的同時也不斷走向世界,總部位於(yu) 河北保定的民營企業(ye) 英利集團近年來主編了光伏建築領域的國際標準,與(yu) 荷蘭(lan) 、新加坡、澳大利亞(ya) 等地100多所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
“未來,三地將繼續推進產(chan) 業(ye) 協作,合力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為(wei) 京津冀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區、示範區提供堅強產(chan) 業(ye) 支撐。”天津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