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12月6日,“在雲(yun) 端·我的援藏故事”涉藏州縣行宣講活動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七位來自醫療、教育、法律等不同領域的援藏幹部,重返那片深愛的土地,向當地幹部和群眾(zhong) 講述了他們(men) 平凡而又偉(wei) 大的援藏故事。
圖為(wei) 分享會(hui) 現場 攝影:龍真多吉
爐霍縣教體(ti) 局副局長、成都市鹽道街中學教師董亞(ya) 偉(wei) 說:“現場聆聽了七位援藏幹部代表的宣講故事,深受感動。援藏工作是一次美好的雙向奔赴,許多援藏幹部離開溫暖的家庭港灣,跨越山海、翻山越嶺相聚於(yu) 雪域高原,他們(men) 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在有限的援藏時間裏,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實事,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成就,更是拓展了人生的寬度和厚度。作為(wei) 錦江區第七批對口支援工作隊的隊員,我很自豪也很驕傲。我們(men) 傾(qing) 情傾(qing) 智傾(qing) 力,為(wei) 爐霍縣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聚焦造血增能助力爐霍的產(chan) 業(ye) 發展;聚焦爐霍的希望與(yu) 健康,加大了援醫援教的力度;聚焦民生福祉,真幫實幫,助力爐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全麵開展托底性幫扶工作。下一步,在教育幫扶方麵,我們(men) 將聚焦爐霍縣理科實驗班建設,加大教師選派力度,加大雙方教育資源共享”。
圖為(wei) 爐霍縣教體(ti) 局副局長、成都市鹽道街中學教師董亞(ya) 偉(wei) 接受記者采訪 攝影:龍真多吉
爐霍縣人民醫院眼科醫生張甫梟說:“聽了他們(men) 的親(qin) 身經曆,感受到他們(men) 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men) 在工作中盡職盡責,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很多實際困難。作為(wei) 組團式幫扶醫療隊的一員,他們(men) 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深受感動和啟發。下一步,做好組團式幫扶工作,積極培養(yang) 當地醫生,讓當地的醫生更好地服務於(yu) 當地的群眾(zhong) 。”
圖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第十六屆“拓然巴”高級學銜獲得者、旺達寺民管會(hui) 主任澤翁巴登接受記者采訪 攝影:龍真多吉
藏傳(chuan) 佛教第十六屆“拓然巴”高級學銜獲得者、旺達寺民管會(hui) 主任澤翁巴登說:“我有幸參加了此次的宣講報告會(hui) ,各位老師的宣講內(nei) 容非常豐(feng) 富,受益匪淺。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對口援藏30周年和四川省內(nei) 對口支援涉藏州縣12周年的變化,特別是爐霍專(zhuan) 場讓我們(men) 對此項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希望以後多舉(ju) 辦此類活動,以此來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的力度。”
圖為(wei) 宣講團援藏幹部代表在爐霍縣霍爾廣場合影留念 攝影:龍真多吉
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成都市錦江區共選派7批次248名幹部人才到爐霍縣對口支援,累計投入援建資金3.6億(yi) 元、實施援建項目207個(ge) 、招引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13個(ge) 。(新利平台 記者/龍真多吉 馮(feng) 重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