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我心目中的藏曆新年:記憶中的味道

發布時間: 2025-02-18 11:19:00 來源: 新利平台

  藏曆新年通常在公曆2月或3月慶祝。小時候,寒假期間,我最期待的就是過藏曆新年。藏曆新年有大小年,中間相隔1個(ge) 月;小年過得相對簡單,可以算是大年的一個(ge) 鋪墊,讓大家提前進入過年的氛圍。藏曆12月底,人們(men) 就開始準備年貨,買(mai) 菜,買(mai) 糖果,買(mai) 各種飲料、買(mai) 新衣服,還有小孩子最喜歡的鞭炮。


資料圖:攤位上琳琅滿目的食品 圖片來源:新利平台


圖為(wei) 桌上擺放著卡塞、酥油茶等 攝影:紮西央措

  到了29號,全家人都會(hui) 洗頭,洗完後,媽媽和姐姐們(men) 就會(hui) 開始編非常精美的發辮。在西藏,每個(ge) 地方的發飾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我的家鄉(xiang) 昌都,女性會(hui) 把頭發編成很多小辮子,在頭頂裝飾珊瑚與(yu) 綠鬆石;發辮上通常會(hui) 以綠鬆石作為(wei) 點綴,遠遠看去,就像蔚藍的湖水鑲嵌在黑色的大地上,格外引人注目。而當發飾配上藏裝,便又多了一份大氣。


圖為(wei) 作者和姐姐們(men) 編好發辮後合影 作者供圖

  到了晚上,家人們(men) 會(hui) 圍聚在一起吃“古突”——一種麵疙瘩湯。在製作過程中,我們(men) 會(hui) 在麵皮裏包一些有著特殊寓意的物品,例如:辣椒、羊毛、鹽巴、花椒等。在吃飯時,吃到不同東(dong) 西的人要當場說出自己吃到的是什麽(me) ,並對其中的寓意做講解,同時表達自己在新的一年的願望、期盼和目標。這個(ge) 活動不僅(jin) 給家人們(men) 帶來祝福,最重要的是增添了歡樂(le) 的氛圍。


圖為(wei) 古突麵 攝影:拉姆次仁

  大年初一,我們(men) 都不用設鬧鍾早起,鄰裏小孩放的鞭炮聲、歡呼聲就能把我們(men) 從(cong) 睡夢中喚醒。醒來後,我們(men) 會(hui) 換上昨晚在床頭準備好的嶄新衣裳,然後背著水桶去河邊接水;還要帶上糖果、卡塞、香、酥油去河邊煨桑。據說,誰第一個(ge) 取到了大年初一的吉祥水,福氣就會(hui) 到誰家去,所以大家都非常積極,還會(hui) 對第一個(ge) 取到水的人表示祝福。當我們(men) 背水離開後,家犬就會(hui) 圍在河邊吃掉剛剛灑在河邊的卡塞、糖果等。早餐前,我們(men) 需要在盤子裏盛滿“卡塞”,請家人吃,它的發音在藏語裏有吉祥的寓意,吃了卡塞,新的一年便會(hui) 健健康康。


圖為(wei) 早起煨桑 攝影:紮西央措


圖為(wei) 早起取吉祥水 攝影:紮西央措

  在牧區還有一種說法:新年第一天來家裏做客的客人的性別,跟今年家裏出生的牛犢的性別有關(guan) 。所以,大家都希望第一個(ge) 來家裏做客的是女性客人,這樣就說明今年生小母牛的概率更高,有些人家還會(hui) 主動邀請女性客人一大早來家裏做客。在老家,我二姐是我們(men) 這兒(er) 的“紅人”,鄰裏都會(hui) 說:“去年請她來做客,家裏生了很多小母牛,今年還要請她來。”

  到了中午,我們(men) 會(hui) 邀請鄰裏親(qin) 戚來家裏做客,除了準備米飯蔬菜,在牧區,主人家還會(hui) 煮牛羊的頭來招待客人。大人們(men) 都愛吃肉,年輕人都喜歡吃各類蔬菜。到了下午,我們(men) 就會(hui) 吃人參果拌酥油,還有肉包子。


圖為(wei) 煮熟的牛肉 攝影:紮西央措


圖為(wei) 牛肉包子、人參果 攝影:拉姆次仁

  等吃完這些,我們(men) 小孩子就開始給大人們(men) 準備喝青稞酒專(zhuan) 用的大木碗,碗的邊緣會(hui) 用酥油捏出很精美的吉祥圖案,然後在裏麵盛滿青稞酒,相互傳(chuan) 著喝。喝之前,要用無名指沾一點酒,與(yu) 拇指相交然後彈向空中,同樣的動作反複三次,以敬神明。喝之前還要給在座的人唱敬酒歌,表示祝福。因為(wei) 碗比較大,酒量小的人可以小抿一口;而酒量大的人可以選擇全部喝完。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就開始進入了娛樂(le) 環節。有人高聲歌唱,有人圍在院子裏盡情地跳著鍋莊,還有人嗑著瓜子聊天。婦女們(men) 談論家長裏短,男人們(men) 談新聞時事,一派祥和。

  大年初三要早起敬山神。在出發的前一天,要準備好獻祭的牛奶、青稞酒、清茶,還有“桑”、香、隆達、哈達等。

  早起吃完早飯後,哥哥、爸爸他們(men) 便穿戴整齊出發了。他們(men) 會(hui) 在山腳獻貢品、灑下隆達、誦經祈福,祈求山神在新的一年裏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無病無災。藏曆新年的慶祝活動會(hui) 一直持續到15號才結束,所以大家都可以休息很長的時間,走親(qin) 戚、家人團聚,陪伴父母。


圖為(wei) 敬山煨桑 攝影:紮西央措

  如今,藏曆新年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例如,現在,女性們(men) 在29號洗完頭後很少編精細的發飾,而是簡單盤起。我問她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像以前一樣編好看的發飾,她們(men) 告訴我那太耗時了,而且還重不方便行動;之前,我們(men) 大年初一早起去河邊背水,如今每戶人家都有了自來水,所以這一習(xi) 俗就逐漸淡化了;隨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斷加深,以前家裏沒有掛春聯的習(xi) 俗,現在則會(hui) 開始在家門口貼春聯,家裏的大人也會(hui) 給小孩壓歲錢…… 


資料圖:各式各樣的藏式春聯 來源:新利平台

  盡管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豐(feng) 富、發展和變化,在我看來,藏曆新年很多核心的傳(chuan) 統習(xi) 俗仍在傳(chuan) 承與(yu) 延續,比如吃“古突”、供奉“切瑪”、敬山神等。現在的藏曆新年比我小時候印象裏的年更加豐(feng) 富、新鮮了。畢竟,時代在變,每一代人都可以在珍視、守護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有更為(wei) 獨特而多元的過節方式,它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應該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希望它能夠連接著過去與(yu) 未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成為(wei) 每個(ge) 小孩心目中最難忘的記憶,就像我一樣,每一年都對藏曆新年充滿期待。(新利平台 實習(xi) 生/紮西央措)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