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經評論:找準擴大消費關鍵著力點

發布時間:2023-08-11 10:09:00來源: 經濟日報

  擴大消費的空間有多大?每次探討這個(ge) 問題時,人們(men) 往往會(hui) 陷入情緒化的二元對立中——“收入在下降,我拿什麽(me) 去擴大消費?”“既然消費意願不強,為(wei) 何中央屢屢強調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貌似相悖的兩(liang) 種邏輯背後,實際上是不同的出發點。

  在前不久舉(ju) 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出台促消費政策並不是所謂的“掏空錢包”“透支需求”,促消費的出發點是幫助居民節約開支,買(mai) 到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買(mai) 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產(chan) 品、新服務,避免不法“套路”、假冒偽(wei) 劣等產(chan) 品。換句話說,促消費政策不是讓消費能力弱的人去透支消費,而是讓有購買(mai) 能力和消費需求的人群買(mai) 到滿意的商品或服務。

  客觀上看,過去3年,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就業(ye) 和收入方麵受到了明顯衝(chong) 擊,但仍有相當規模的人群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消費能力,增強這部分人群的消費意願,更好地滿足他們(men) 的消費需求,實際上就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ye) 崗位,從(cong) 而實現擴大消費、增加就業(ye) 、促進收入的效果,形成有效供給和擴大消費的良性互動。

  當前,我國消費需求結構正發生積極變化,雖然消費潛力大,但高品質商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足,繼而對消費增長形成了製約。對於(yu) 有一定購買(mai) 能力的消費群體(ti) 來說,一方麵需要市場盡快補上有效供給不足的短板,通過更多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這部分消費群體(ti) 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麵要加快破除消費領域的體(ti) 製機製障礙,通過改革持續釋放消費需求,引導和支持社會(hui) 資本更多投向消費短板領域。

  很多人對此都深有體(ti) 會(hui) 。比如,在商品消費領域,不少城市製定了針對二手車限遷、皮卡車禁止進入市區等政策舉(ju) 措,人為(wei) 提高了市場準入門檻。對此,近日印發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明確提出,因地製宜優(you) 化汽車限購措施、暢通二手車市場流通、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支持。再如,近期很多地方提出舉(ju) 辦演唱會(hui) 、戲劇節、動漫節等大型文娛活動,但出於(yu) 降低安全風險等目的,相關(guan) 部門在手續審批上程序繁多、時間拖遝,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文體(ti) 活動的有效供給。

  從(cong) 近年來各地實踐看,擴大消費的關(guan) 鍵,在於(yu) 通過政策優(you) 化和製度設計,以有效供給的增加,進一步滿足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這就需要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拓展消費新空間,打造消費新場景,豐(feng) 富消費體(ti) 驗,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市場新需求。同時,要堅持提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更好結合,營造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

  需要指出的是,就業(ye) 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就業(ye) 和收入都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持續擴大就業(ye) 、促進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居民消費意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的根本路徑。近期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ye) 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

  擴大消費,也不能忽視消費弱勢群體(ti) 。對於(yu) 這部分群體(ti) ,要進一步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加強就業(ye) 兜底幫扶,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ti) 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製度,推動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通過提升消費能力,提高居民消費意願,更好發揮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