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藜麥主產地實現全產業鏈條

發布時間:2023-10-20 14: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9日從(cong) 青海省海西州2023年藜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活動中獲悉,作為(wei) 青海藜麥主產(chan) 地柴達木盆地,已經實現從(cong) 田間生產(chan) 到精深加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條。


圖為(wei) 柴達木盆地烏(wu) 蘭(lan) 縣藜麥種植基地。烏(wu) 蘭(lan) 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藜麥原產(chan) 於(yu) 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具有豐(feng) 富、全麵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其果實色彩豔麗(li) ,有黑、紅、白、紫等多種顏色。近年來,青海省依托柴達木盆地區域優(you) 勢,發展藜麥產(chan) 業(ye) ,年種植藜麥達3萬(wan) 畝(mu) ,年產(chan) 6000餘(yu) 噸。

  青海省海西州政協副主席高海源介紹,柴達木盆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非常適宜發展藜麥產(chan) 業(ye) 。自藜麥首次引入柴達木盆地試種以來,已成為(wei) 海西州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群眾(zhong) 增收、改善生態環境的重點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品種培育、種植規模、產(chan) 品加工、品牌宣傳(chuan) 、企業(ye) 培育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少到多的突破,產(chan) 業(ye) 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有力支撐了海西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目前,海西州藜麥種植麵積3萬(wan) 畝(mu) ,預計產(chan) 量6000餘(yu) 噸,現有加工企業(ye) 10餘(yu) 家,加工生產(chan) 能力3萬(wan) 噸,開發藜麥掛麵、藜麥酒等係列產(chan) 品10餘(yu) 種,與(yu) 浙江農(nong) 都集團、杭州娃哈哈集團等大型企業(ye) 建立合作關(guan) 係,構建了從(cong) 田間生產(chan) 到精深加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條,在廣州、深圳、杭州等30多個(ge) 大中型城市建成47家柴達木電商綠洲線下體(ti) 驗店,產(chan) 品遠銷阿聯酋等地區,藜麥產(chan) 業(ye) 發展成功入選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十大典型案例。

  “烏(wu) 蘭(lan)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屬於(yu) 高寒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有利於(yu) 優(you) 質藜麥的種植生長。近年來,烏(wu) 蘭(lan) 縣持續在藜麥產(chan) 業(ye) 上下功夫、求突破,在產(chan) 業(ye) 鏈條上謀發展、建體(ti) 係,構建了‘科技研發、品種示範、良種繁育’產(chan) 學研體(ti) 係,引進了三江沃土、七色麥香等精深加工企業(ye) ,藜麥種植麵積從(cong) 10年前的千畝(mu) ‘點點星火’發展到目前為(wei) 止的萬(wan) 畝(mu) ‘赤色燎原’,從(cong) 原糧種植的‘單一模式’壯大到鏈條齊備的‘豐(feng) 富業(ye) 態’,烏(wu) 蘭(lan) 藜麥走出了一條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全、從(cong) 全到精的發展之路。”烏(wu) 蘭(lan) 縣副縣長王宗慧說。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總農(nong) 藝師張元表示,柴達木盆地獨特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幾乎複製了藜麥原產(chan) 地南美洲安第斯高地的生長、種植環境,為(wei) 發展藜麥產(chan) 業(ye) 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wei) 青海省藜麥最佳適宜種植區。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