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縱橫談|共建“一帶一路”開啟新階段,世界怎麽看?
金秋的北京,用絢爛的色彩和飽滿的熱情擁抱一場國際盛會(hui)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ju) 辦,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長卷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wei) 推動全球發展的曆史性時刻。
習(xi) 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回顧10年成就,總結成功經驗,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為(wei) “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開辟了新願景,注入了新動力。
十年耕耘,夢想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累累碩果。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鋪就一條互利共贏、繁榮發展的大道。
麵向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將更具創新與(yu) 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wei) 共同發展開拓廣闊空間,為(wei) 各國現代化事業(ye) 增添澎湃動能,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篇章。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yu) 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ju) 行。
按下推進各國現代化的“快進鍵”
10月17日,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和快門閃動聲,習(xi) 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亞(ya) 總統佐科共同為(wei) 雅萬(wan) 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揭幕。
佐科總統把雅萬(wan) 高鐵列車命名為(wei) “Whoosh”,這既是高鐵疾馳時呼嘯而過的聲音,也是印尼語“省時”“高效”和“先進”的首字母縮寫(xie) ,生動表達出印尼民眾(zhong) 的親(qin) 身感受和喜悅之情。
加速前行的列車,駛向現代化,駛向美好未來。
這次論壇提出的最宏偉(wei) 願景是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實現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應有權利。我們(men) 需要怎樣的現代化,如何實現現代化,如何增強現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包容性,這些時代課題迫切需要作答。
在論壇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與(yu) 世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我們(men) 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nei) 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
溫暖堅定的話語,彰顯引領曆史進步的勇氣與(yu) 擔當,展現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大國襟懷,在國際社會(hui) 引發強烈共鳴。
10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哈利姆站,乘務人員在站台歡迎乘客。
現場聆聽習(xi) 近平主席演講的利比裏亞(ya) 駐華大使達德利·托馬斯深受觸動。他說,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不少非洲國家極大改善了自身的基建條件,獲得融資、知識和技術,培養(yang) 了人才,這些都是邁向現代化的基礎條件。
在托馬斯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了“真正的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隻有非洲發展起來了,世界才能實現整體(ti) 發展。人類是一個(ge) 整體(ti) ,我們(men) 不應該讓任何人掉隊。”
當前,全球發展事業(ye) 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貧富差距和南北鴻溝不斷擴大。“一帶一路”打造了共同發展的合作平台,助力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快了邁向現代化的步伐。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拉動近萬(wan) 億(yi) 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ge) 合作項目,為(wei) 共建國家創造42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wan) 人擺脫貧困。中國和共建國家對接發展戰略,分享發展路徑,共繪發展新圖景,攜手走向現代化之路。
“我們(men) 修建了有史以來最多的公路,過去10年的發展成果,超過以往30年的總和。”塞爾維亞(ya) 官員達尼耶爾·尼科利奇談及共建“一帶一路”給塞爾維亞(ya) 帶來的巨變充滿驕傲。
“共建‘一帶一路’讓中亞(ya) 變成連通歐亞(ya) 的橋梁,獲得以前不敢想象的便捷和機遇。”接受記者采訪時,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朱馬爾特·奧托爾巴耶夫的眼中閃著希望的光芒。
9月18日,在天津港物捷三堆場,工作人員在檢查發運前的一列中歐班列。
從(cong) 亞(ya) 洲到非洲,從(cong) 沙漠到海洋,這一世界工程、世紀工程匯聚五洲四海的智慧力量,激活共建國家的發展動能,詮釋著“世界好,中國才會(hui) 好;中國好,世界會(hui) 更好”的意涵。
在智庫交流專(zhuan) 題論壇上,塞爾維亞(ya) 前總統鮑裏斯·塔迪奇指出,中國賦予現代化新的內(nei) 涵,倡導不同國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hui) 和諧共進,“這是對世界現代化的重要貢獻,更代表著希望和未來”。
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如果沒有地球,我們(men) 的子孫將居住在哪裏?”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總理馬拉佩在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動情呼籲,“習(xi) 近平主席說‘贈人玫瑰則手有餘(yu) 香’,希望我們(men) 都可以做贈人玫瑰的人,來共同拯救我們(men) 的星球。”
本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的重要共識是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中方願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得到各方積極呼應支持。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讚歎,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wei) 有巨大吸引力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重要合作平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說,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了國際合作的新模式,推動共同進步與(yu) 繁榮。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複雜的背景下,“這一倡議的意義(yi) 尤為(wei) 凸顯”。
這是5月4日拍攝的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卡普恰蓋100兆瓦光伏電站(無人機照片)。這裏的太陽能光伏板通過中歐班列運輸至此。
習(xi) 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包括構建“一帶一路”立體(ti) 互聯互通網絡、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等重大舉(ju) 措,也包括開展務實合作、支持民間交往、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製等具體(ti) 項目。
這些實打實的舉(ju) 措,詮釋著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等重要指導原則,也為(wei) 世界描繪了一個(ge) 包容、合作、可持續的未來。
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說,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各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獲得更多機遇,加速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這為(wei) 數十億(yi) 民眾(zhong) 以及我們(men) 共享的地球帶來希望和進步”。
秘魯駐華大使馬爾科·巴拉雷索告訴記者,他理解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yu) 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緊密相連。世界正在經曆深刻複雜變化,共建“一帶一路”將為(wei) 動蕩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發展新動能。
對於(yu) 習(xi) 近平主席宣布的八項行動,格魯吉亞(ya) 副總理兼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部部長列萬(wan) ·達維塔什維利高度讚賞。他在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上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地區互聯互通,提升物流、運輸等領域數字化水平,有效降低貿易壁壘。
“點擊一次按鈕,就能跨越不同大陸間的距離,這是數字時代帶來的無盡機遇。彌合數字鴻溝,迎接數字經濟的願景,必須要有堅實的設施基礎,‘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非洲的經濟活力。”肯尼亞(ya) 總統魯托在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上的發言,道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心聲。
在肯尼亞(ya) 內(nei) 羅畢,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yu) 學員霍勒斯從(cong) 一輛印有“連接國家 走向繁榮”標語的蒙內(nei) 鐵路機車旁走過(5月23日攝)。
在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期間,“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國秘書(shu) 長特別代表達米洛拉·奧貢比伊告訴記者,過去十年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領域成效顯著。“習(xi) 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提到推動綠色發展,相信今後能夠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看到更多變革性的綠色能源項目。”
深入的交流,廣泛的共識,匯聚前行的力量。論壇期間,各方共形成了458項成果,包括《深化互聯互通合作北京倡議》《“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等重要合作倡議和製度性安排。
參加論壇的巴基斯坦學者、清華大學研究員明竺說,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具體(ti) 舉(ju) 措,著眼人類共同福祉,既有全球視野,也有實際行動,“這就是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迫切呼喚的領導力”。
開啟美好未來的“金鑰匙”
18日上午,人民大會(hui) 堂會(hui) 場內(nei) ,兩(liang) 排氣勢恢宏的旗陣吸引眾(zhong) 人目光。參加高峰論壇開幕式的嘉賓紛紛走到本國國旗前合影。
多彩旗幟彰顯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成果之豐(feng) ,也見證著各國共迎挑戰、共創未來的團結之誌、同行之願。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hui) 製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習(xi) 近平主席的話語,深刻揭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價(jia) 值和文明底色。
4月13日,老撾工作人員在中老鐵路上開行的D887次國際旅客列車上表演。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發展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高峰論壇從(cong) 北京向世界發出了清晰而明確的信號,那就是,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共贏不要零和。在變亂(luan) 交織的百年變局之中,共建“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的,永遠是穩定性,永遠是正能量。
“‘一帶一路’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全球治理中的成功實踐。”參與(yu) 論壇的尼泊爾前總理賈拉·納特·卡納爾表示。匈牙利央行行長毛托爾奇·捷爾吉認為(wei) ,各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可以共同建立和諧的國際秩序,“這是我們(men) 對未來的期待”。
秉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來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在真誠對話、平等交流、開放合作中,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國家間交往提供了新的範式,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加強了不同人群、文化、宗教、知識間的相遇,這種相遇塑造了文明,激發了創造,豐(feng) 富了學術,孕育了文學和科學寶藏,推動了文化傳(chuan) 承和藝術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智庫交流專(zhuan) 題論壇上用詩意的語言闡釋共建“一帶一路”如何推動文明對話、促進民心相通。
“我們(men) 有了新課桌、新板凳,還有新的教學樓。”在民心相通專(zhuan) 題論壇上,來自老撾中老友好農(nong) 冰村的小學生蓬批灣講述學校發生的變化,幸福寫(xie) 滿稚嫩的臉龐。
2019年,作為(wei) 中老友誼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見證者和受益者,老撾中老友好農(nong) 冰村小學師生致信習(xi) 近平主席表達感謝,習(xi) 近平主席複信歡迎他們(men) “早日乘上中老鐵路列車來到北京”。“現在我們(men) 如願來了,感覺特別棒。”蓬批灣說。
坐在台下的老撾國會(hui) 副主席宋瑪·奔舍那看到這一幕很感慨:“不同國家間的年輕人應該多交流。正如習(xi) 近平主席所說,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
7月10日,“東(dong) 方比雷埃夫斯”號大型集裝箱船抵達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
在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看來,“一帶一路”合作平台凝聚了來自不同國家人民的共同聲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wei) 提振人類發展進程的宏大倡議”。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文明聯盟高級代表莫拉蒂諾斯則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將為(wei) 不同國家互利共贏、不同文明包容互鑒“提供一種嶄新範式”。
“我們(men) 要有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的定力,本著對曆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wei) 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習(xi) 近平主席堅定有力的話語,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提供行動指南。
十年春華秋實,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曆史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
站上新的曆史起點,展望下一個(ge) 金色十年,著眼更長遠的未來,中國將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繼續攜手並肩,推動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光明目標不斷前行。
總策劃:傅華 呂岩鬆
總監製:袁炳忠
策劃:孫承斌 倪四義(yi) 王明浩
監製:馮(feng) 俊揚 韓墨 塗銘
統籌:傅雲(yun) 威 閆珺岩 孫浩 耿學鵬
主筆:韓梁 陳杉 宿亮
記者:史霄萌 鄭開君 馬崢 李德欣 俠(xia) 克 陽娜 王普 魏夢佳 馬淮釗 趙旭
編輯:喬(qiao) 繼紅 趙嫣 孫浩 王建生 林小春 薛磊 田宇 陳與(yu) 唐得 劉秀玲 王聖美 王申 陳玉芬
攝影:陳斌 徐欽 趙子碩 奧斯帕諾夫 王冠森 邢廣利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際銳評丨“數字絲路”讓世界現代化跑出加速度
這些天在中國熱播的紀錄片《通向繁榮之路》中,有這樣的畫麵——尼日利亞拉各斯一名快遞騎手喬恩·安德魯駕駛摩托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將貨品送上門。這份工作給他帶來了很不錯的收入。 [詳細] -
絲路精神: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
大道共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國內國際多個重要場合,習近平主席頻頻引經據典,介紹“一帶一路”承載的厚重曆史,闡述“一帶一路”建設的理念和重大意義,描繪“一帶一路”美好的發展願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