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藝術+”點亮廣西景區

發布時間:2023-08-11 10:10: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以文化引領旅遊發展,通過“藝術+”創新旅遊業(ye) 態、提升景區格調品位、再塑景區品牌形象,湧現了一批成功的典型,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建築藝術+山水”,

  打造“天空之戒”

  遠眺,如同一縷祥雲(yun) 飄逸於(yu) 青山之上;近看,又像一枚鑽戒鑲嵌在峭壁之巔……今年4月推出的“天空之戒”景點,已成為(wei) 廣西德天跨國瀑布最受歡迎的網紅新地標。

  德天跨國瀑布是亞(ya) 洲最大跨國瀑布,但也麵臨(lin) 業(ye) 態單一等“成長中的煩惱”。“這幾年,我們(men) 堅持文旅融合,加強產(chan) 品創新,開發了‘天空之戒’等一批精品項目,以滿足市場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德天跨國瀑布負責人李偉(wei) 說。

  一流的山水,應有一流的人文建築相匹配。“我們(men) 從(cong) 飛流直下的瀑布,聯想到了造型藝術中的‘莫比烏(wu) 斯環’,由此設計了8字造型的‘天空之戒’。”設計師李道德介紹,景區采取“以數字建築表達東(dong) 方詩意”的設計理念,在原有的眺望台基礎上,依山就勢興(xing) 建了三層觀景平台和懸挑棧道,打造了循環往複、充滿張力的“天空之戒”。

  在“天空之戒”,遊客可從(cong) 各個(ge) 角度打卡中越邊境的美景。底層淩空飛架,行走在其中,猶如雲(yun) 端漫步,體(ti) 驗淩空而立的驚險刺激;中層貼山而行,可近距離領略喀斯特地貌奇山異石的魅力;頂層臨(lin) 崖聽瀑,眺望對麵的中越跨境旅遊合作區,可享受“一眼出國”的浪漫。

  “天空之戒”橫空出世,迅速火爆微信朋友圈。至7月底,“天空之戒”全網累計曝光量超4億(yi) 人次,其中兩(liang) 次榮登新浪熱搜榜。在抖音平台,“去中越邊境尋‘天空之戒’”話題播放量超過2.8億(yi) 人次。

  遊客對“天空之戒”口碑好評率持續走高,也帶動德天觀瀑·稻田咖啡時光集等諸多子品牌走紅。“‘天空之戒’景點的出現,進一步豐(feng) 富了德天跨國瀑布的業(ye) 態,讓遊客從(cong) 不足2個(ge) 小時的遊覽延長到4個(ge) 小時以上,有力推動景區由單一門票經濟向二次消費轉型升級。”李偉(wei) 說。

  “園林藝術+研學”,

  種出“莫奈花園”

  一座綠色的拱橋飛架池上,水中睡蓮、美人蕉、紅秋葵等爭(zheng) 妍鬥奇,岸上千日粉、月季、夏堇等砌紅堆紫……炎炎夏日,走進廣西南寧青秀山風景區的“莫奈花園”,仿佛進入了100多年前法國著名畫家莫奈筆下的油畫世界裏。

  “花園很有意境,隨便找個(ge) 角度,一拍就是大片,真的美極了!”遊客蘇先生讚歎不已。

  “2021年,園林專(zhuan) 家來到景區東(dong) 區水域勘察,不經意發現這片區域的植被環境與(yu) 莫奈的《睡蓮》係列畫作有些神似,於(yu) 是形成了建設‘莫奈花園’的設想。”青秀山風景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說幹就幹。青秀山風景區提出“穿越時空相遇”的設計理念,在原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以印象派代表畫家莫奈的故居——莫奈花園及其作品《睡蓮》為(wei) 藍本,種植了睡蓮等水生花卉以及色彩濃鬱的各種陸生花卉,搭建了綠色拱橋、綠色長椅、弧形花架等特色設施,生動還原莫奈筆下的美麗(li) 場景。

  在造景過程中,為(wei) 避免對莫奈作品的簡單複製,花園增設了水霧景觀、互動式場景等新元素,增加了法國印象派音樂(le) 家德彪西的經典曲目作為(wei) 背景音樂(le) ,幫助遊客全方位感受夢幻般的景觀;同時還精心挑選了莫奈的名言與(yu) 代表作,製作成可翻蓋的展示牌,幫助遊客更全麵地了解莫奈本人及其繪畫藝術。

  針對研學旅行熱潮,景區開發了《走進莫奈》公益課堂,推出了“三個(ge) 碩士一堂課”,即由繪畫、鋼琴和植物3個(ge) 領域的研究生開展科普講座,包括現場繪畫、鋼琴彈奏、植物鑒賞、莫奈花園鑒賞等內(nei) 容,為(wei) 公眾(zhong) 帶來藝術的滋養(yang) 。

  “除了‘莫奈花園’,我們(men) 還根據明代唐寅《桃花庵歌》,打造了具有中式美學的桃花塢景點。這些藝術造景,大大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青秀山風景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1月至7月,青秀山風景區共接待遊客439.40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87.4%。

  “繪畫藝術+場景”,

  開發“千裏江山”

  走近廣西賀州昭平縣黃姚古鎮東(dong) 邊的主入口處,視野突然開闊起來,隻見遠山聳立、田野縱橫、流水潺潺、草木葳蕤,一幅“千裏江山圖”在眼前徐徐展開。

  “在黃姚古鎮創建國家5A級景區期間,我們(men) 團隊應邀前來考察,當我路過古鎮東(dong) 邊外圍一片山水時,仿佛看到了一幅水墨山水畫。”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旅遊規劃設計所所長馬山介紹,團隊按北宋畫家王希孟《千裏江山圖》中的意境,構思了黃姚古鎮真山真水版的《千裏江山圖》,這一創意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認可,並納入了黃姚古鎮創建國家5A級景區提升工程。

  2021年,黃姚古鎮立足原有山形水態,秉持“微改造、精提升、融文化”理念,因地製宜實施田園綜合體(ti) 提升改造,通過興(xing) 建綠道、休息亭、景觀牆等基礎設施,打造出真山真水的《千裏江山圖》,為(wei) 黃姚古鎮景區培育了一個(ge) 新的網紅打卡點。

  同時,黃姚古鎮不斷豐(feng) 富景區的拍攝場景。在遊客中心增設漢服體(ti) 驗館,將宋文化與(yu) 沉浸式體(ti) 驗相結合,彰顯文化特色,提升遊客旅遊體(ti) 驗感。

  “從(cong) 遊客中心換好漢服去古鎮的路上,就像走在宋朝《千裏江山圖》的山水畫裏一樣,很有氛圍感。”身著漢服的廣東(dong) 遊客陳小姐說道。據了解,隨著國風秀的上演,到黃姚古鎮穿古風服飾的遊客越來越多,也吸引眾(zhong) 多攝影師前來取景采風,成為(wei) 一道別致的風景。

  《千裏江山圖》新IP的成功打造,點亮了古鎮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

  “運用藝術來打造景區,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甘霖說,下一步,全區文旅係統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推動更多景區通過“藝術+”來提升格調品位、打造網紅景點,為(wei) 廣西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和文化旅遊強區夯基固本、蓄勢聚能。(本報駐廣西記者 賓陽 通訊員 李誌雄 雍豔香)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