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
提升專(zhuan) 利質量 加強政策激勵
我國將大力推動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化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春劍光明日報記者 張曉華
“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實現產(chan) 業(ye) 化。高校和科研機構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化率明顯提高,全國涉及專(zhuan) 利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8000億(yi) 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zhuan) 利的企業(ye) 成長壯大,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知識產(chan) 權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速形成,備案認定的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品產(chan) 值超萬(wan) 億(yi) 元。”10月26日,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介紹,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專(zhuan) 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我國將大力推動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化,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
近年來,我國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時,仍然麵臨(lin) 專(zhuan) 利轉化率偏低、激勵不足、機製不暢,與(yu) 企業(ye) 需求結合不緊密、服務體(ti) 係不健全等問題。
“這次《方案》的出台,旨在通過組織實施為(wei) 期三年的專(zhuan) 項行動,從(cong) 提升專(zhuan) 利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liang) 方麵發力,進一步打通堵點、激發動力、激活市場,切實解決(jue) 專(zhuan) 利轉化運用的源頭質量問題、主體(ti) 動力問題、市場渠道問題,從(cong) 而有效提升專(zhuan) 利轉化運用效益,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申長雨說。
推動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充分挖掘專(zhuan) 利價(jia) 值,大力發展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方案》就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專(zhuan) 項行動提出具體(ti) 目標: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國內(nei) 高校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76.7萬(wan) 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22萬(wan) 件,合計占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的25.3%。“針對《方案》具體(ti) 部署,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將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全麵盤點存量專(zhuan) 利。動員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篩選具有潛在市場價(jia) 值的專(zhuan) 利,建立供需對接、推廣應用和跟蹤反饋機製,力爭(zheng) 在2025年年底前實現高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的有效專(zhuan) 利全覆蓋。”申長雨說。
中央企業(ye) 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科技創新局負責人方磊介紹,中央企業(ye) 專(zhuan) 利數量、質量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中央企業(ye) 擁有有效專(zhuan) 利數量121.6萬(wan) 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50.5萬(wan) 項,有效發明專(zhuan) 利、主要發達國家有效專(zhuan) 利數量占擁有專(zhuan) 利總量分別達41.5%和2.5%。
“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聯合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製定中央企業(ye) 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工作指引,在重要行業(ye) 領域培育更多的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推動企業(ye) 將先進專(zhuan) 利技術轉化為(wei) 行業(ye) 、國家、國際標準。組織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國家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品認定平台備案,加強對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品的推廣應用,促進專(zhuan) 利價(jia) 值實現。”方磊說。
《方案》明確指出,要培育知識產(chan) 權要素市場,構建良好服務生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工作相關(guan) 負責人杜墨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依據《方案》要求,不斷完善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政策體(ti) 係,修訂出台相關(guan) 貸款管理辦法,支持銀行對專(zhuan) 利權等無形資產(chan) 的研發提供貸款,允許根據業(ye) 務特征、運行模式等靈活安排,滿足不同的專(zhuan) 利研發和轉化需求。
“近年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不斷完善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工作體(ti) 係,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鏈,提升知識產(chan) 權創造能力,加強知識產(chan) 權轉化運用,營造良好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環境。”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負責人任愛光介紹。
結合《方案》部署,任愛光表示,將著力打通專(zhuan) 利轉化運用關(guan) 鍵堵點,提升知識產(chan) 權強鏈護鏈水平。將引導各類創新主體(ti) 做好高質量知識產(chan) 權組合布局,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和市場效益;強化重點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知識產(chan) 權協同運用,提高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管理和運用能力;開展“三賦”全國行係列活動,推動更多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開展跨領域融合背景下知識產(chan) 權運用規則、前沿技術領域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等研究,做好重點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進一步深化知識產(chan) 權國際合作。
(光明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7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