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新春走基層|新康村裏話幸福

發布時間:2023-01-11 14:25:00來源: 甘肅日報


新康村舟曲避險搬遷群眾(zhong) 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家聚會(hui) ,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新康村村民韓紅明在家門口的蘭(lan) 州新區現代農(nong) 業(ye) 雙創基地花卉溫室裏工作。


新康村全貌。


回鄉(xiang) 創業(ye) 青年劉金燕向新康村村民介紹自己店裏的家用電器。


新康村95後創業(ye) 青年康凱在熱情地為(wei) 顧客服務。


新康村村民本永龍在新家迎娶新娘。


舟曲老人將過年前製作傳(chuan) 統臘肉的習(xi) 俗帶到了新康村。

  2022年12月23日,隨著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最後一批413戶1765名避險搬遷群眾(zhong) 順利入住新康村,至此,蘭(lan) 州新區承接舟曲避險及生態搬遷安置群眾(zhong) 17批次3107戶12361人,圓滿完成省政府“三年任務兩(liang) 年完成”預期目標和為(wei) 民辦實事搬遷安置工作任務。

  臨(lin) 近春節,記者來到蘭(lan) 州新區西岔鎮新康村,探訪村民們(men) 搬遷後的幸福生活。從(cong) 蘭(lan) 州市區出發,沿著水秦快速路行駛不到一個(ge) 小時就來到了新康村,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村道四通八達,一幢幢整潔別致的安置房坐落有序,一座座帶動就業(ye) 的日光溫室整齊排列,好一派新農(nong) 村新景象!

  “一碗牛肉麵加個(ge) 蛋!” 95後舟曲青年康凱正在熟練地給客人點單,去年搬到新康村後,他看準村民的就餐需求,加盟了一家正宗的蘭(lan) 州牛肉麵館,現在每天早上來吃麵的村民絡繹不絕,自己忙得不亦樂(le) 乎。今年過年前他計劃把舟曲老家裏沒搬來的老人都接到新康村的新家來,熱熱鬧鬧地過個(ge) 年。

  時值寒冬,與(yu) 新康村一街之隔的蘭(lan) 州新區現代農(nong) 業(ye) 雙創基地的花卉溫室裏溫暖如春,韓紅明正麻利地修剪著玫瑰花,“一個(ge) 月將近4000元的工資,又在家門口上班,搬來之前我做夢都沒想到過。”韓紅明在老家平時隻會(hui) 做做農(nong) 活,搬遷後很擔心自己的就業(ye) 問題。在新康村黨(dang) 總支的幫助下,韓紅明搬來不久就被介紹到現代農(nong) 業(ye) 雙創基地溫室內(nei) 工作,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人和孩子。

  “阿姨,這台是全自動的洗衣機,有了它你再也不怕冬天洗衣服手被凍裂了。”1998年出生的電器超市老板劉金燕正在耐心地向村民介紹著。原本大學畢業(ye) 後準備留在福州發展的她,去年全家從(cong) 舟曲搬遷到新康村後,看到了村民購買(mai) 電器的迫切需求,於(yu) 是扭頭回家創業(ye) ,在新康村開了一家家用電器超市。她說搬遷後村民生活條件好了,希望自己賣的家用電器能給村民增添更多的幸福。

  商品琳琅滿目的社區超市裏,正在整理貨品的王得環看到記者的鏡頭微笑著,作為(wei) 舟曲媳婦的她為(wei) 了愛情遠嫁他鄉(xiang) ,然而婚後在舟曲縣插崗鄉(xiang) 生活的三年裏,每次下雨她都擔驚受怕,看著老房子的裂縫,她曾經無數次想逃離。問到搬遷後的感受,她說感謝黨(dang) 和政府,感謝這次避險搬遷挽救了她的家庭和婚姻。

  在熱鬧的鞭炮聲和一聲聲祝福中,一場喜慶的藏族婚禮在新康村舉(ju) 行。搬出大山,遠離地災危險區,新康村村民本永龍在寬敞整潔的新家裏迎娶他最美麗(li) 的新娘。

  過年的日子越來越近,新康村家家戶戶製作的舟曲傳(chuan) 統臘肉都已經掛在了自家的新院子裏。村民沈紅玉和女兒(er) 開心地貼著一張張喜慶的福字窗花,新康村的年味越來越濃了。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